程氏古厝
圖/丹青
程氏古厝
圖/丹青
文/丹青
淡海新市鎮開發後,許多農舍和田野逐漸被高樓豪宅所取代。但是,在台北海洋科技大學淡水分院對面的高樓大廈旁,卻仍然有一棟百年以上的傳統農屋存在。此棟老屋即「公司田溪程氏古厝」,於2003年被當時的台北縣(今新北市)政府指定為歷史建築,也是淡水地區第一件被指定為歷史建築的傳統民宅。
所謂「公司田」,指17世紀時,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曾引閩南移民在此開闢田地,故淡水地區民眾稱今日大庄埔附近的地方叫「公司田」,旁邊的溪流即稱「公司田溪」。此古厝為呈現歷史風味,全名即取做「公司田溪程氏古厝」,一般簡稱為「程氏古厝」。
程氏古厝建於何時,並無確切考證,但知程氏家族自乾隆年間即來台開墾。第三代程光和遷居至大庄埔,而到第四代時,即積錢向地主購地買屋。但真正蓋造此大屋,據專家依據建築材料研判應建於光緒年間。此建築至今保存完整,為該地區碩果僅存之農宅,見證了淡水開發的歷史。
此古厝為典型三合院農舍,採用唐山斗磚和山牆瓦衫,周遭有竹圍環繞、渠水流過,可為舊農宅之樣本,大體可以展現淡水近百年閩南人建築的特色與居家環境的人文特色。更具有歷史意義的是,此地於中法戰爭時,曾為清兵駐守的營區,有城岸遺址可尋,故周圍也是古戰場的地標見證。
就古厝構造而言,建築為台灣傳統作法,主要建材包含磚、土墼、卵石、安山岩、紅瓦、福州杉等。造型特色則有穿瓦杉、銃孔、貓洞等,顯示當時應付淡水多雨的地理環境及清末的治安條件不佳、農村養貓逐鼠的習慣等。
程氏古厝的面積達2684平方公尺,但程家後人已不住此地,目前由新北市淡水休閒農業協會進駐管理,於2012年12月起對外開放參觀,並且經常舉辦木工研習等社大課程,亦頗有附近學校前來辦理教育活動。
由於附近豪宅的開發,程氏古厝旁邊亦由建設公司整建江南庭園一座,老屋、庭園相互輝映,增添參觀、休憩特色。再加上淡海輕軌綠山線2019年底通車後,搭乘捷運亦可在「濱海沙崙站」下車,步行即可到達,歡迎大家常去緬懷老屋古厝的歷史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