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神經探針晶片 增強記憶力改善自閉症

 |2020.05.19
1314觀看次
字級
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利用諾貝爾級材料「石墨烯」打造奈米生物晶片,讓診斷治療合而為一。圖/中央社

影片來源:Youtube/國立陽明大學/諾貝爾級材料「石墨烯」打造奈米生物晶片 讓診斷治療合而為一

【本報訊】陽明大學團隊利用奈米材料「石墨烯」,打造神經探針晶片,克服過去無法與磁振造影同時使用的侷限,研究團隊更應用還原氧化石墨烯神經探針晶片,植入掌管動物行為與認知功能的丘腦部位進行深腦刺激,研究證實,深腦刺激可改變自閉症動物的神經突觸可塑性,能增強認知功能與記憶力,和改善自閉症的社交缺損症狀。 

陽明大學11日表示,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陳右穎、交通大學教授陳三元、台北醫學大學教授李宜釗、中研院助研究員黃聖言等人組成跨領域團隊,利用奈米材料石墨烯開發出具多維度神經活動電信號感測、化學物質偵測與深腦刺激功能的神經探針晶片。

研究團隊應用還原氧化石墨烯神經探針晶片,對動物行為與認知功能的丘腦部位植入開始研究,經研究證實,深腦刺激可改變自閉症動物的神經突觸可塑性。

此外,同時也印證石墨烯晶片具備電刺激治療功能,又能和磁振造影相容,因此可第一時間觀察腦影像評估治療結果,克服過去兩者不能同時進行的難題,未來有機會診斷與治療同步。


圖說: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陳右穎(左)帶領團隊,利用奈米材料「石墨烯」打造神經探針晶片。圖/中央社

而團隊也開發 memory prosthesis 治療技術,藉由動物實驗驗證神經探針晶片可增強認知功能與記憶力,有效提高最多達50%。

陳右穎表示,過去神經晶片在植入人體後,常受限於手術沾黏與發炎,而影響感測訊號品質,但以還原氧化石墨烯作為晶片感測介面,具有絕佳高導電性,同時在晶片外圍包覆一層抗發炎因子,能克服過去沒有辦法達到的生物相容性與訊號品質。

陳右穎提到,如自閉症或阿茲海默症等腦部疾病,傳統上只能依賴行為或腦影像來判斷,有了可和磁振造影相容的神經晶片,就能針對不同治療需求,設計出偵測腦內不同生物訊號的精準生醫晶片,有助於垂直整合診斷與治療,為精準醫療發展奠定穩固的基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