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AI人工智慧可見於幾個有名的應用場域,比方說線上平台推薦系統(如Netflix網飛、Facebook臉書)、語音辨識人工智慧助理(如Siri、Google助理),而全球更有不少企業正在投資研發自駕車與自駕卡車相關技術。圖/businessfocus
文/馬修.泰勒
現今AI人工智慧可見於幾個有名的應用場域,比方說線上平台推薦系統(如Netflix網飛、Facebook臉書)、語音辨識人工智慧助理(如Siri、Google助理),而全球更有不少企業正在投資研發自駕車與自駕卡車相關技術。AI在現代生活中已不可或缺,但也跟許多科技一樣對社會造成了衝擊。
最近就有個令人不寒而慄的例子,那就是人工智慧被指控影響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有心人士透過人工智慧科技,精準鎖定並影響特定選民的投票行為。劍橋(Cambridge Analytica)就透過臉書獲得超過8700萬筆使用者的個人資料來策畫密集的選舉宣傳,鎖定可能被說動的選民,並使用人工智慧預測可能取信於這群人的訊息類型。類似的行為也發生在2017年的英國大選,大量的機器人在投票前夕出沒在各個社群媒體平台,散播不實訊息、影響民主的正常程序。
假造新聞(fabricated news)、隱私與安全問題所帶來的隱憂不會就此消失:當人工智慧系統變得更為複雜,且不受檢查與管制的話,濫用人工智慧的情形只會愈演愈烈。在2018年初,中國大陸AI巨頭百度發表能複製聲音的人工智慧,僅需要1分鐘的聲音取樣,就可以模仿任何人的聲音。換句話說,它具備用任何人的聲音說出任何話語的能力。谷歌在2018年中推出的Duplex會用與人類助理相似到詭異的方式──如發出「嗯」之類語助詞或停頓──讓講話的腔調更像真人在電話中的口氣。上述這些案例還只是冰山一角。想像一下:如果某項暗中開發的人工智慧在社會中被完美部署,那麼很有可能在事件發生許久後,人工智慧曾遭濫用的事實才會曝光──前提是最終真有人察覺此事的話。
但人工智慧真的會取代人類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了解人工智慧是什麼、這個領域怎麼一路發展至今,以及它正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與社會。同時,也需要理解現今人工智慧所面臨的限制與議題,這樣我們才能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