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紐約時報》報導,據官方新預測顯示,美國今年可望首次出現再生能源發電量超過燃煤發電現象,部分原因是新冠病毒疫情推動,這對因應氣候變遷有深遠影響。
美國各地的居家避疫令造成工廠、零售商、餐館和辦公大樓關閉,致電力需求銳減,燃煤電廠的成本高於天然氣或再生能源發電,所以許多電力公司最早的因應作法,就是減少火力發電。
美國能源署(EIA)最近的報告估計,美國今年的煤炭總消耗量將下滑近四分之一,燃煤電廠預計僅能提供美國百分之十九的用電量,首次低於核電和再生能源。供應美國百分之三十八電力的天然氣,因為價格低廉,發電量料將維持穩定。
此一轉變對氣候變遷造成重大影響。燃煤用量下降已經有助美國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二○○五年減少百分之十五, 今年,EIA估計還能再減少百分之十一,至少是七十年來最大減幅。雖然疫情讓這些預測有些難以確定,但出現減幅的部分原因是美國人減少開車,以及燃煤電廠的運作不如以前頻繁。
即使煤炭用量高出預期,在今年稍晚反彈,但專家說,美國發電力態勢的轉變不可能只是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