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屯鎮改造廢棄公園,充滿古早味的汲水器洋溢著農村風。圖/南投縣政府提供
【本報南投訊】南投縣草屯鎮雙冬里小型公園年久失修,當地社區去年向中央申請三十萬元經費,重新整理早期汲水器等公共設施,並運用龍泉圳水資源營造生態景觀,透過石砌、綠美化等賦予廢棄公園新生命,更獲得二○二○年建築園冶獎的殊榮。
南投縣府建設處說,草屯雙冬里是農業小鎮,過去曾被稱為「玫瑰花的故鄉」。雙冬社區發展協會為找回當年風采,前年著手改造當地入口意象,盼讓行經台14線的旅客有煥然一新的視覺觀感,去年提案執行「圳源湧流、活耀益康」計畫,成功向中央爭取三十萬元,幫當地一座小型雜亂公園進行大改造。
雙冬社區理事長曹淑琤說,社區以當地經濟作物「玫瑰」為發想設計入口意象,透過石砌造景、創意池塘,並種植大量植物,增加景觀豐富性;一旁還有泥塑石椅、原木座椅等可以休憩,充滿古早味的汲水器也被留下,讓人回味早期農業時代氛圍。
公園內蓮花池兼顧綠美化、湧泉造氧及營造生態景觀,設有石板步道讓居民不用踩踏草皮也能近距離欣賞池中的蓮花;曹淑琤提到,園內生態池水源導入雙冬農作的命脈「龍泉圳水源」,象徵著朝永續、生態、健康、綠能環保發展,別具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