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成5偏鄉童 英文會考拿C

 |2020.05.14
2103觀看次
字級
教部「減C政策」,讓考生拿C比率逐年下降,但數據顯示,偏鄉學童拿C的比率不減反增。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國中會考英文科,偏鄉地區學校有五成五學生拿「待加強(C)」,創近三年新高。偏鄉校長呼籲,偏鄉國中生會考英文減C,必須從小學就開始執行,增聘英語背景的專任師資,逐年級評量學生英語能力,落實補救教學。

為了提升學生各科基礎能力,教育部推行「減C政策」多年,儘管考生拿C(待加強)的比率從一○三年的三成四,降到一○八年的約三成,不過最新數據顯示,近三年來,會考英文「C」的比率,「非偏鄉地區學校」皆為二成九,改變幅度不大;但「偏鄉地區學校」,一○六年拿C的比率為五成四,儘管一○七年降至五成三,但一○八年又增為約五成五,顯示教育城鄉差距持續擴大。

英文像陌生怪物

學習動機沉谷底

台師大偏鄉教育學程負責人之一、兼任助理教授胡翠君表示,她曾實地到訪偏鄉學校,不少學生英文學習經驗不佳,有孩子告訴她「英文像隻陌生的怪物」,愈學愈挫折,也導致英文學習動機降到谷底。

桃園介壽國中校長傅美琴表示,近年來,教育政策持續提前英文學習的時間點,多數學校從小一就設有英文課,希望「向下扎根」。但偏鄉地區存在兩大結構性問題,一是師資不足,二是缺乏英語學習的環境與刺激,導致偏鄉英文科減C失利。

傅美琴也提到,偏鄉也缺乏英文學習情境,就算目前有不少數位學習資源,也有科技大廠捐二手電腦到偏鄉,但現實是,有些孩子家裡沒網路,開電腦也只能用文書軟體打打字。建議偏校一定要有具英語專長的專任師資,最多兩校共用一師;國際化交流也應以偏鄉優先,資源不能總是停留在都會區。

挹注軟硬體資源

逐年級評量成績

對此,教育部表示,將持續穩定師資來源,例如引進外籍英語教師、或送中小學英語師赴海外進修等;另也致力營造生活化的浸潤式英語學習情境,如國際學伴計畫,媒合外籍生與偏鄉學生交流。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張旭政表示,偏鄉孩子學習動機低落的比率,向來比都會地區學校高,加上英語在偏鄉的應用機會很少,學生更沒有意願學習。他建議教育部應充實偏鄉網路軟硬體資源,搭配影音及活動,提升孩子學習興趣。

張旭政說,現行有許多偏鄉老師會使用網路英語益智遊戲輔助教學,但部分學校因載具不夠,四個孩子要用一台工具,效果大大降低。

高雄桃源國中校長陳世明表示,近年針對學生英語能力有進行系統評量,發現不少英語學不好的國中生,早在小學四年級就卡關了。建議偏鄉可逐年級評量學生英語力,若達不到所屬年級應具備的英語水平,就啟動補救教學。

陳世明也說,有些偏鄉孩子要承擔家庭生計,為確保他們求學不中斷,往往要延長學校教育時間,學校把安親班的工作攬在身上,規畫課後輔導等,盼教育部能提供資源,讓學校可為偏鄉孩子做出更多元的服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