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我們希望藉由數位機會中心的成立,讓城鄉的數位落差愈來愈小。」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主任楊正宏表示,為了活化學校資訊空間、打造數位環境,教育部計畫在今年度投入八千萬,在偏遠鄉鎮設立七十六個數位中心,提高偏遠校區學生的數位資訊運用能力。
楊正宏表示,為了縮短城鄉的數位落差,教育部從九十四年開始推行「創造偏鄉數位機會推動計畫」,而「數位機會中心」的設置正是該計畫中的一環,過去兩年來,已經在台灣一百六十八個偏鄉設立了六十一個「數位機會中心」,預計到年底可設到一百二十個。
教育部電算中心指出,因為「高齡少子化」的社會趨勢,未來偏遠小校將因人數減少而面臨整併,為了讓多出來的教育空間不因此而閒置浪費,教育部正在積極推動教育資源的重整,希望藉由學校空間的規劃來打造學生與社區居民都能使用的數位環境,賦予偏遠學校新風貌、打造「雙贏」局面。
楊正宏說,「數位機會中心」(DigitalOpportunity Center,簡稱DOC),主要是利用學校本身就已經有的電腦與網路環境,加以規劃改造,來提供偏遠鄉鎮地區的學生和居民一個便利上網的數位空間,一方面提升學生的資訊知識,一方面培養社區民眾使用數位工具,讓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可以打破城鄉距離,讓學生藉由電腦和「世界做朋友」。
為了讓數位種子在偏遠鄉鎮扎根,楊正宏表示,每個偏鄉基本上是以設立一個數位機會中心為原則,但如果是數位落差較大的鄉鎮則可多設一個以上,如嘉義、雲林等地設較多,如嘉義梅山國小、太和社區都設有兩個數位機會中心,讓設立原則「因地制宜」。
楊正宏說,這是三年的補助計劃,第一年補助新台幣一百萬、其後兩年每年五十萬。為了讓其他七十六個偏鄉都有數位機會中心,教育部預計於今年十月到明年九月三十日提供偏遠鄉鎮國中小學申請,最快於明年一月一日申請的偏鄉中小學就可有數位設備提供各項學習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