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內昨再守住新冠病毒零確診、連續二十七天無本土病例,專家樂觀評估社區已相對安全,社區感染威脅小,繼上周放寬長照機構探訪視禁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再宣布醫院探病有條件解禁,讓許多人能當面向家人說一聲「母親節快樂」;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更加碼宣布,研議中職進場人數上限從一千人放寬至兩千人。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指出,國內上周僅增八例個案,敦睦艦隊群聚五例,其餘三例是境外移入病例,「有很大機會,未來病例只剩境外個案。」新冠病毒潛伏期約十四天,若今守住零本土紀錄,即滿二十八天,相當歷經兩個潛伏期,公衛角度而言,社區是安全的。
指揮中心三月二十九日宣布探病禁令,隨國內疫情趨緩,四月三日逐步放寬限令,緊急手術、加護病房、安寧病房等開放探視,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石崇良昨表示,即日起再開放非緊急狀況的加護病房、安寧病房給予探視,每床最多開放二人,可於醫院公布固定時段探視。
長照機構 探視人數增
中央四月底宣布解除長照機構探視禁令,改為有條件預約探視,恰逢母親節,近日各地長照機構預約探視人數幾乎「滿號」,申請外出過節也增加,讓機構一夕變得相對空蕩。
同仁仁愛之家董事長林金立說,五月第一個周末就已經湧現人潮,特別是近二日,申請外出的家屬倍增,許多沒有失智的長輩,比家屬還擔心染疫,探視期間還教家人防疫方式。台北市社區銀髮族長期照顧發展協會理事長吳第明說,這次開放後,家屬變得更珍惜探視時間,「過去探視平均花三十分鐘,現在更久」。
有條件解禁 復業無期
同樣是「有條件解禁」,但國內八大行業復業之路卻遙遙無期,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八日宣布,因防疫停業的業者,經縣市政府評估符合社交距離、實名制、個人衛生、消防安檢等「防疫安全四措施」,即可開放營業,但六都首長都持反對態度,希望中央制定規則,地方負責執行。
對此,陳時中再次強調,符合「防疫安全四措施」即可不受室內只能一百人、室外五百人限制,非針對任何職業別,是防疫新生活的通案標準,坦言開放營業與否,也須視業者管理能力及地方管理量能而定,「我們再觀察看看,如果地方執行時遇到任何問題,可提到中央討論。」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等級分為三至一級,依據疫情輕微至嚴峻開設,社區感染威脅降低,指揮中心是否降為二級開設備受關注。陳時中坦言,曾考慮過,但整體疫情還在一級標準;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也說,國際疫情仍嚴峻,跨部會需繼續齊力防疫,目前不適合降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