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深處】 點燭知情深

文/韌杰 |2020.05.04
911觀看次
字級

文/韌杰

「電火來了。」這句話,除了恆春在地耆老以外,恐怕鮮有人明白究竟是什麼東西?

約莫一九五二年之前,恆春縱谷僅有一部柴油發電機,輸電範圍不大,僅限「縣城──城北、城南、山腳等三里,附近人家」使用。每當薄暮時分,小孩子喊著「電火來了」,都知道「小小羊兒要回家」;直到晚上十點,電力準時停供,古城又恢復星空下的朦朧。

當年我是小學五年級生,成績經常倒數第一,發憤要在停電以後點燭讀書,非到午夜,不肯入睡。偏偏我的外祖父是個「夜貓子」,無意或有意路過家門,看到我那埋首身影,欣喜萬分,告訴我的媽媽「你的孩子很爭氣」。媽媽轉述外祖父的祝福,滿面笑容,不說什麼,但我心裡知道她要說什麼。

美言一句,彷彿春雨,點點滴滴在心田上,我的自信一天比一天成長;尤其那時間媽媽的粲然笑容,更像和風,面對所有的挫折,我都知所分寸。小學畢業,我站在頒獎台上風風光光:掌聲裡,交融著我對長輩的感恩;下台,我急急投入媽媽的懷中。

高中時,我負笈北上,功課壓力不小,總是孤伶伶地在走廊燈光下「開夜車」;可能是資賦不足被拒在大學門外,垂頭喪氣回家,一事無成。心一橫,我決定借宿山中一間小廟的禪房,發誓把整本《六法全書》倒背如流。禪房一隅夜晚點燭,我一字一句耙梳,忍人所不能,結果通過公務人員特考,在這鄉下謀得一個公職。燭光共星辰燦亮,若非那聲聲的暮鼓晨鐘催促,我何德何能?

娶妻育小,稍有積蓄,鳩工建造一間二樓房子,裡外模樣我不計較,倒是客廳吊燈,我情有所鍾,非「燭型」不可。每與妻小話家常,微光裡,可見窗外星辰,直到十時,心裡禱念「電火熄了」,始囑各自上床。

人間有燈,天際有星,雖然明滅各應時序,但內心光明,則是永生永世。

近讀南宋詞人「蔣捷」一首〈虞美人〉,以「聽雨」描述一生:少年紅燭,壯年客舟,老年隨欲,心有戚戚。遂以「點燭」為題,不揣粗陋,有此仿作:

年少點燭斗室中,

紅蕊暖寒冬;

壯年點燭禪房隅,

日影西斜蛙鳴太匆匆;

而今點燭屋簷下,

喜怒哀樂總分明,

童騃依稀不識晚來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