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考量疫情現況與民眾探視需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宣布,即日起,有條件開放長照機構探訪視,採取預約實名制,每位住民一天限探視一次,且同一時間同一探視空間限一組訪客,每組訪客人數最多三人,須全程佩戴口罩。
國內昨無新增新冠病毒確診病例,達到台灣疫情連續六天「零確診」,隨著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五項機構與訪客管理規則。
一、實地探視建議採取預約制,並採實名登錄管理探視者的個人資料、健康聲明及旅遊史等資訊;二、限制具新冠病毒感染風險,或有發燒、呼吸道症狀、嗅覺、味覺異常等疑似症狀的人進入機構,以確保住民健康;三、每位住民一天限探視一次,且同一時間同一探視空間原則上僅限一組訪客,每組訪客人數最多三人(包括兒童),訪客與住民全程都須佩戴口罩。
四、具有活動能力,可下床行動的住民,盡量安排在公共區域會面:每時段該區域原則僅開放一位住民接受訪客探視,或開放一位以上住民於不同區塊接受探視,且確保各區塊間距符合社交距離;五、不具備活動能力、無法下床行動的住民,可進入住房探視,每時段每住房原則上僅開放一位住民接受訪客探視,並妥善規畫探視者動線。
職棒比賽擬開放入場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進一步表示,緊接而來的母親節檔期,體育賽事與用餐活動的指引,也可能朝「實名制」方向研議,以利疫情爆發時回頭追蹤。
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昨已開始與相關部會討論體育活動、餐廳指引,以職棒為例,職棒聯盟計畫逐步增加入場人數,但希望統一出入口、安排座位散於看台各地,避免人群過於密集。
陳宗彥說,已請相關各部會匯集相關意見送回指揮中心,再加上地方政府意見,才會訂出最後方案。指揮官陳時中補充,目前很多管制都會朝向「實名制」,最大意義是,若出現確診者時,可提高「疫調」效率。
長期住院考慮先鬆綁
近來許多醫院接獲家屬反映,隨疫情趨緩,醫院管制措施是否也應放寬?陳時中指出,未來一個月內確實有可能調整,按照理想狀況,醫院進出人數還是愈少愈好,但人性總是需要受到關懷,也許以後考慮「若患者住院天數比較長的情況,會先逐步開放」。陳時中表示,昨天勞動節是假日,有些景點人數仍多,指揮中心不反對大家出去走,但「若無法維持社交距離,請一定要戴口罩」。
截至昨日,國內維持四百二十九例確診,分別為三百四十三例境外移入,五十五例本土病例及三十一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六人死亡,三百二十四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