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確診吃龜苓膏 它出自宮廷秘方

 |2020.04.29
4084觀看次
字級
龜苓膏是歷史悠久傳統藥膳,由清朝時太醫嚴綺文流傳出民間的宮廷祕方。圖/取自網路

文/小編整理

台灣在28日連續3天零確診,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準備「龜苓膏」慶賀,也讓該廠牌的龜苓膏瞬間被搶光,店家還承諾會增加產量來滿足消費者,許多人戲稱指揮官陳時中是「最強業配王」。

龜苓膏是歷史悠久傳統藥膳,廣西梧州的龜苓膏最有名。相傳最初是清宮中專供皇帝食用的名貴藥物,由清朝時太醫嚴綺文流傳出民間的宮廷祕方。

龜苓膏主要的成分是龜板(素食者使用仙草及洋菜)和土伏苓,再配生地等藥物精製而成。一般呈凝固的膏狀,似涼粉,也可熱飲。其性溫和,不涼不燥,老少皆宜,具有清熱去溼解毒,旺血生肌,止瘙癢,去暗瘡,潤腸通便,滋陰補腎,養顏提神等作用。分別配以煉乳、蜜糖、牛奶,就成了一碗碗冰涼可口的即食美味,配料不同功效也有所不同。如果時常感到消化不良﹑胃氣脹,吃一碗龜苓膏就使人開胃,大便暢通。


龜苓膏配以煉乳、蜜糖、牛奶,就成了一碗碗冰涼可口的即食美味。

龜苓膏的另一味藥「土茯苓」,性平,有清熱利溼的效用。

中國南方氣候溼熱,土茯苓處理溼疹、痤瘡、皮膚炎等皮膚問題很對症;土茯苓還有利尿的作用,可藉由尿液將體內的熱氣跟水分排出,有助於緩解泌尿道感染問題。


土茯苓,性平,有清熱利溼的效用。

據《蓊蒼梧郡志》載因蒼梧地處高溫多雨的亞熱帶,人們極易染上熱毒、溼毒引起身體不適。300年來,不僅蒼梧人形成了服食龜苓膏,以滋陰養顏、清熱解毒的習俗,更流傳至兩廣、港澳以及東南亞各地。

龜苓膏中的龜板屬寒性,有一定的清熱作用,其作用為滋陰潛陽,滋補肝腎陰,消退因陰虛而出現手心腳底熱、經常口渴、小便黃等內熱不適的症狀,所以適合因陰虛而出現一些體內熱症不適的人士。

如果在龜苓膏添加生地黃,有加強龜板滋陰、清解內熱的作用;添加金銀花、荊芥能增加疏散表面風邪作用,中醫藥角度認為有舒緩因風邪而引起的皮膚問題如痕癢,金銀花更加強土茯苓中的解毒作用;加入白鮮皮則能加強土茯苓除溼和解毒作用。

網路流傳龜苓膏吃多了可能會傷身。不過,醫師一致表示,屬性寒涼的龜苓膏,藥材濃度通常不高,寒涼清熱解毒效果也不如藥物強烈,除非天天吃、大量吃,身體健康的民眾不致於有明顯的副作用。不過仍要注意,以下3個族群龜苓膏可不能多吃:


龜苓膏屬性寒涼。

1.消化功能不好、容易拉肚子

消化功能不好容易拉肚子的民眾,多屬於脾胃虛寒,用料實在的純龜苓膏可不能多吃。如果只是短暫失眠、嘴巴破、口乾舌燥,容易長痘痘,吃幾天退火後就不建議繼續食用。

2.女性生理期間

生理期間及前一周,或是會痛經的女性也不能多吃。經痛多是因為氣血瘀滯,不通則痛,屬性寒涼的龜苓膏,可能會讓氣血阻塞的狀況更嚴重,讓你痛上加痛。

3.孕婦

龜苓膏材料多偏寒涼,加上龜板會滑腸、興奮子宮平滑肌收縮,懷孕期間若長期或大量服用,可能會增加懷孕期間宮縮的風險。

至於盛行於大陸兩廣,香港大街巷弄販售的龜苓膏,大多會在其中添加中藥,從五、六味藥到二十幾味藥都有,每一家業者祕方不盡相同,有的還強調有保肝、降血脂、降血壓功效,食用前要多加注意。

龜苓膏滋味偏苦,並揉合了可清熱解毒、利溼去暑的如金銀花、菊花等性味帶甘的藥方,讓不少人愛上那股苦中帶微甘的獨特滋味。但再好的保健食品,吃多了還是有礙健康,適時、適當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