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林立浩
01
馬克.祖克柏 (Mark Zuckerberg)為臉書的創辦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曾被《時代雜誌》評選為「2010年年度風雲人物」。2004年他和多位哈佛同學共同創立臉書,希望向人們提供分享平台,讓世界更開放。他說:
「有些人聰明絕頂,或者擁有出色的技能,但若他們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欠缺信仰,那麼他們也不可能努力。」
02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退休近2年,他的夫人張淑芬持續作畫、拚公益。她把人生當成一幅畫,期許在人生最後一念是,而不是假如能夠重新再來。她常跟人分享,做公益看似幫助別人,其實受益最多的是自身,她說:
「我學會放下,學會包容,明白了接受不完美後,才能消除一切煩惱。」
03
有「咖啡王子」稱號的張仲侖,2018年在米蘭擊敗14位來自其他國家地區的好手,奪下義式咖啡大師冠軍。他把自己的成就,歸功於朋友,還有幕後推動台灣咖啡產業的各咖啡協會。談到自己的成功經驗,張仲侖說:
「困難一定有,但我告訴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只要是對的事,就堅持做下去。」
04
62歲的彩妝大師芭比.波朗(Bobbi Brown)最為人知的是她的同名彩妝品牌。雖然她已經退出經營,但在彩妝界的地位仍然無可動搖。近來接受外國媒體採訪時她就強調,年齡從不是困擾。她說:
「我們每個人都有必須克服的地方,你唯一需要的是相信『我能辦到』。」
05
落腳南投鹿谷的「益品美術館」,是王品創辦人戴勝益35年前的心願:以美學回饋社會。開幕所展出的23幅油畫,全是戴勝益的得意之作;其企業家身分所掩藏的繪畫熱誠,如今毫無保留地展現在民眾面前。他說:
「只有在畫畫時,我才能什麼都不想。」
06
衛生福利部日前舉辦「第6屆紫絲帶獎頒獎典禮」,獲獎者包括社政、警政、衛生醫療及司法等機關人士,推動保護性工作有功。部長陳時中親自蒞臨頒獎,他對獲獎者說: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我們都在這戲裡共同長大,共同學習。」「面對問題,用究責的心看待,就不會進步。」
07
婦產科醫師劉偉民自1996年起,成功帶動台灣婦女做子宮頸抹片檢查的風氣,如今是亞洲執行達文西手術的紀錄保持人,但他曾是一個被退學的少年,逆境挫折不斷,能挺過諸多難關,他歸功不服輸的個性和每天運動的習慣。劉偉民說:
「一定要找到真心喜歡的事,人沒有方向,就沒意思。」
08
嘉義縣國小退休校長李榮善轉型農夫,種出優質火龍果,採友善環境無毒栽培法,不施農藥及化肥,取名「夫子自然農園」,到農學院上課,從失敗中理出經驗門道,以有機農法管理,讓果園成為食農教育場域。他說:
「何時是生命盡頭不得而知,但我知道未來會繼續以純真智慧簡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