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研院科政中心與科睿唯安表揚十七位進榜「科睿唯安全球論文《高被引學者》」。圖/國研院提供
【本報台北訊】國研院科政中心公布,我國二○一九年論文發表篇數排名全球第二十一名,比二○一二年最高峰的第十六名略低。但台灣論文總數雖下降,高被引用頂尖論文占比達百分之一點○五,高於日本、南韓,國際合作論文占比也超過三成。
國研院科政中心長期觀察與分析台灣及標竿國家國際期刊發表趨勢。國研院表示,台灣在Web of Science資料庫論文發表量,在二○一二年達到巔峰後逐年下降,到二○一九年略提升,總篇數為兩萬七千八百九十四篇,全球排名第二十一名;前三名為中國大陸、美國與英國。
國研院科政中心副研究員洪文琪表示,台灣論文數量雖下降,但以學術影響力評估質的表現,台灣「高被引用Top百分之一頂尖論文占比」穩定成長,從二○○○年到二○○四年的百分之零點五三,成長至二○一五年至二○一九年的百分之一點○五。
高被引用Top百分之一頂尖論文占比,意指一國在各領域、各年被引用情形居全球前百分之一的論文,占該國總論文數的百分比。當一國Top百分之一高被引用論文占比到達百分之一時,表示該國前沿研究的比重已躋身領先國家行列。
高被引學者 台灣17位進榜
台灣達百分之一點○五,已邁入領先國家地區群,也勝過日本、南韓占比;台灣國際合作論文發表占比二○一五年到二○一九年也達百分之三十五點八。
資訊服務商科睿唯安昨天也發表「二○一九年高被引學者名錄」,去年全球共選出六千兩百一十六人次高被引學者,其中美國占兩千七百三十七人次,全球第一,其次依序是中國大陸、英國;台灣共十七位學者進榜,獲選人數創歷屆新高。
首度進榜的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張嘉修表示,二○○○年後,全球重視減碳議題,他著手從事零碳排研究,並於二○○四年率團隊開發全球第一個沒有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殖技術平台。他的研究成果受到國際矚目,他也協助中鋼打造養藻系統,建立藻類培養平台。
國研院表示,台灣的論文發表量近年雖然下降,學術能量的展現也從重視論文發表數量,逐步轉為重質不重量。如何讓研究成果能進一步回應社會挑戰,產生社會影響力,是未來持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