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指揮中心即將成立滿一百天,陳時中昨於指揮中心例行疫情記者會宣布零確診時,回顧這些日子以來的心情,他說,「每天都是很緊張的備戰狀態」,每次疫情稍微緩和一點,就會突然又有一、兩件事情冒出來,現在最擔憂的點就是「不預期的突發情況」。
陳時中提到台灣能夠有效控制疫情的三大關鍵,首先,專家團隊給的訊息很好、很正確,可在戰略上作出適當決定;第二則是防疫醫師和地方衛生局團隊的疫調做得很精準;第三則是內政、警政、民政、交通跨部會合作,促成了警政協尋、風景區人流管制等重要措施,另外,勞動部妥善管理移工的檢疫,這些對防疫的幫助都很大。
陳時中指出,居家檢疫、隔離者管理方面,不論里幹事、警政協尋都幫了很大的忙,並透過跨部會快速成立防疫車隊、防疫旅社等,且透過很多單位合力展開交通管制,很多單位都盡了力。
陳時中表示,在參考專家意見後,指揮新擬定正確的戰略,加上疫調努力,和部會的合作,才能夠維持我們的生活步調,即便有受到干擾,也不是很強烈。
現在最擔憂的點就是「不預期的突發情況」,所以指揮中心「每天都是備戰狀態」,我們也不敢把檢疫所等資源量能用到足,就是為了群聚的狀況,才能夠快速有餘裕的去處理它,疫情不至於失控。
對於高雄市長韓國瑜擬籌措財源,針對醫護擴大採檢,幫助找出無症狀患者,陳時中說,「防疫要有方法,要有科學做基礎」,整個散彈打鳥不見得有幫助,「找出無症狀目的是什麼?抓去驗三次陰性再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