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惠強希望大家透過桌遊,更加認識台灣這片土地。
圖/記者曹麗蕙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桌遊在全球各地掀起風潮,許多玩家透過〈阿瓦隆〉想像圓桌武士傳奇,在〈七大奇蹟〉了解世界文明興衰,艸艸設計創辦人蔡惠強見證玩家從遊戲中,自然而然認識各地歷史文化後,致力開發〈翻轉大稻埕〉、〈台灣製茶錄〉等專屬台灣文史主題的國產桌遊,「我希望國內外玩家,都能透過好玩、益智的遊戲,品嚐當中的歷史調味,更加認識台灣這片土地」。
扮演洋行商人
體驗外銷展店
自英國進修工業設計回台後,原愛打電玩的蔡惠強,開始接觸桌遊,深深感受它的魅力,「這是很容易『破冰』的社交遊戲,參與者『面對面』互動,即使是陌生人,只要遵守遊戲、跟著規則走,都能從遊戲中獲得很多樂趣與友誼。」此外,有些桌遊屬策略型,能讓參與者思考動腦、邏輯推理,「不同年齡的人都愛遊戲,我玩著玩著就被桌遊黏住了。」他笑說。
然而當他投入桌遊產業後,發現遊戲出版社大多來自歐美國家,除了歐美主題外,也會發掘南美洲、埃及等其他地區題材作為內容,但大多呈現歐美視角的「異國情懷」。
那時蔡惠強就萌生:「為什麼要由外國人來詮釋自己國家的故事?」進一步尋思「台灣人也可以創造屬於自己在地觀點與美術風格的桌遊。」
後來,他選擇近代台灣在國際貿易上的重要據點—大稻埕做為桌遊說故事的題材,推出大稻埕三部曲,首部曲是二○一五年發行的〈翻轉大稻埕〉,年代設定清治到日治期間,「玩家扮演洋行商人,透過轉珠機制,獲得當時常見的茶葉、樟腦、糖、米出口品,再透過這些資源,運用策略外銷、展店。」
遊戲中還有「歷史事件牌」,包括一八六五年英商陶德改良台灣茶業、一八八四年台北建城、一八九五年日本統治台灣等,玩家必須依當時歷史情境做出最佳判斷,還得利用時勢創造商機,一邊體驗過去台北城的歷史回憶。
他表示,「在遊戲中,歷史變得不那麼厚重,玩家能對台灣往昔產生興趣,不僅可以輕鬆認識台灣在地文化,也能體驗商人互通有無的樂趣。」
「茶,是台灣人重要的生活飲品,卻有許多台灣民眾不了解製茶流程,也不清楚台灣其實在十九世紀因茶葉出口享譽國際,極盛一時。」蔡惠強去年底推出第二部曲〈台灣製茶錄〉,玩家這次扮演的是茶莊主人,「遊戲有兩個挑戰,除了歷史主題外,還融入製茶流程,包括採茶、萎凋、揉捻、發酵、乾燥、評鑑、出貨等,玩家在遊戲中就能一窺製茶樣貌,感受台灣百年茶文化風華與興衰。」連茶農親身參與遊戲後都大喊:「真的像做茶一樣!」
設計重要意義
確認自我價值
兩款遊戲國外參展時,都深受各國玩家與歐美出版社好評與發行,「有日本玩家玩完〈翻轉大稻埕〉後,直呼已將大稻埕列為來台觀光必訪景點」,蔡惠強說,「我希望這系列遊戲能達到國際標準,不管是遊戲性、美術風格都能同時讓國內外玩家喜愛,進而讓他們透過遊戲,更加認識台灣。」
目前第三部〈淡水河岸〉與原住民神話相關題材正在構思開發中,蔡惠強認為,開發出版台灣在地主題桌遊,最重要的意義是確認台灣人自己的價值,「了解過去,才能清楚現在、未來要做什麼」,他也希望藉由遊戲,能讓更多民眾對台灣這片土地更有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