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很多人可能沒聽過「心房顫動」,但一定聽過中風。要避免中風找上門,就必須了解在銀髮族發生率極高的「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代表心臟失去原本的節奏,變為快速不正常跳動,雖然患者可能不自覺,但久了就會帶來其他嚴重併發症。
萬一罹患心房顫動,心房收縮不規律,血液可能會淤積成血塊,血塊剝落後就隨著血流在血管裡流動。當血塊被血流推進到變細的血管分支處時,血流就會被阻塞住,組織就接收不到血流,缺氧壞死,這就是中風。導致心房顫動患者死亡或重病的最大因素,就是腦中風及全身性血管阻塞。
除了老化之外,罹患高血壓、體型肥胖、飲酒過量、或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等代謝異常疾病的人都會更容易罹患心房顫動。
治療心房顫動,通常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從藥物或電擊控制心跳速度或重整心臟節律。另一方面要預防血栓血塊形成,這時就要服用抗凝血劑。服用抗凝血劑時,患者務必注意要按時服藥,並需要抽血檢查以調整藥物劑量,若有異常出血,像是血便、血尿、或流血不止等情形就要回診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