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萬人線上做禮拜 科技撫慰人心

 |2020.04.09
939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新冠病毒徹底轉變民眾生活及工作模式,且改變宗教定期舉行聚會的方法。美國奧克拉荷馬宗教團體Life.Church建立網路平台後,一周便有逾萬所教堂註冊加入,並且吸引四百七十萬名信眾星期日在線上做禮拜。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宗教團體隨著疫情惡化之下,極速將原本實際的活動虛擬化,如在聖所安裝鏡頭方便網路直播,讀經課程變成線上的晨禱,社區則透過視像和耳機一起唱聖詩,信徒也傾向利用科技尋求宗教慰藉,《聖經》相關App YouVersion數據顯示,有關「恐懼」的搜索量大增了一點六七倍,「不要怕」的搜索量更提高接近三倍。

埃默里坎德勒神學院教授、長老教會牧師坎貝爾(Letitia Campbell)表示,現在正好是宗教領袖和團體,真正思考主日活動本質的時間,「哪些是我們可以調整,同時又可以維持有意義的活動元素?」

坎貝爾牧師在臉書建立小組,邀請全美神職人員分享線上宗教活動的想法,幾天內便有五千多人參與,大家正忙於創建一個全新的禮拜儀式。

有神職人員在網路直播藝術項目、哈拉麵包(Challah)烘焙等課程;更有神職人員開始考慮與佛教討論合作方式。

巴哈伊(Baha’i)信仰組織改為透過Skype舉行禱告活動,來自全美各地的信眾輪流領唱歌曲和祈禱,彼此也能夠透過鏡頭看到對方,即便神父在他的睡房讀經,牧師宣講期間孩子在他背後爬來爬去,大家都會視為「很自然」的事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