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現創意 多媒體妝點空間 李祖翔 |2020.04.07 語音朗讀 403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戴佑家喜歡神祕美,不排斥暗沉花色與莖、葉,讓作品獨樹一幟。圖╱戴佑家提供 戴佑家曾採訪花藝師,得知現代花店有新的經營方式,如設計藝術裝飾。圖╱戴佑家提供 阿戴商號工作環境優美,花材擺放也富含藝術氣息。圖/李祖翰 阿戴商號的工作場域別緻,像時尚殿堂,不僅僅是花店,還包含服裝造型、空間布置與教學。 圖 Ray C.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生活累了,想到我們、讓日子變輕鬆。」基隆正濱漁港有間新型態複合式花店,自詡有溫度的風格平台,專將美好事物帶進生活中,短短3年老闆戴佑家(Michelle)的作品就吸粉無數,成功在人們心中搶下一個記憶點。戴佑家喜歡花,卻沒想過興趣能創業。自新聞系、外文所畢業後在雜誌社擔任服裝編輯,為名人、偶像妝點造型,而後進入報社,主跑生活消費,做專題偶爾選擇綁花、插花題材,假日才去花店打工。一次,採訪花藝師時發現花店有了新的經營型態,「除了情人之間的送花,也可以運用多媒材設計成空間裝置,如花卉搭配鋁製水管、鏡面壓克力做成居家擺飾!」另類的思惟為往後創業埋下一個伏筆。當網路時代興起,報業紛紛轉型,對紙本有份執著的她決定轉換跑道,恰逢妹妹結婚,她協助布置婚禮,大獲好評,開始利用父母經營委託行的閒置空間,踏出創業的第一步,店名很獨特,叫「阿戴商號(AttireSomehow)」,既延用過往專欄的名稱,也含括多元發展的夢想。然而基隆委託行鄰近交通要道,相比車水馬龍的市區,戴佑家更愛大自然、陽光和新鮮空氣,於是相中了正濱漁港,她笑說:「就是有台版威尼斯之稱、可以打卡的彩色屋那邊。」侘寂美學 獨特視覺感受走近阿戴商號,視覺令人欣喜,先是外牆遵循彩色屋特色,融入亮粉藍綠,室內則古色古香,乾燥花與木板搭出截然不同的視覺感受,一旁更不時伴隨濃醇的咖啡香;隨著布滿花草的階梯進入二樓工作場域,又是一番柳暗花明,深沉的重色牆面與上方懸掛的藝術裝飾、角落枯枝、桌上花蕾,彷彿時尚殿堂,而窗外斜陽映照清澈如鏡的港面,更加美不勝收。戴佑家就是沉浸在這樣的環境設計作品,妙的是,她能氣定神閒地擺弄「不飽和的色彩」,跳脫制式,如著重翠珠、松蟲草等具有強烈線條的植物,搭配酒紅、黑、灰與深藍的暗色花,醞釀神祕感,她說,接近「日本侘寂」那般接受不完美、不對稱的極簡美學。作品要不刻意又顯得精緻,讓她笑稱以近乎自虐的態度在工作,每天早晨6、7時就前往內湖花市挑花材,回來後與客戶開會、了解訴求,再針對品質錙銖必較,連花束上的蝴蝶結、外包裝、卡片材質和寫的字體都不馬虎,務求收到的人滿意。雖然很累,晚上12時收工是常態,但她就是能保有好心情,連日本名攝影師川島小鳥都因為她的陽光笑容多按幾次快門。走出框架 態度心意取勝有花藝師評價戴佑家:「有別傳統,走出框架。」作品簡介可見一斑:單梗搭配雙梗粉色蝴蝶蘭的〈安靜一下下〉,說明寫著「人聲鼎沸的熱鬧裡,如果可以安靜卻優雅的存在,一樣不被世人遺忘,何樂而不為?」另一苔木、牡丹菊、雲南菊、腎藥蘭、虎頭蘭組成的〈聚首〉,則註解「它象徵老、中、青的團圓,適合擺在餐桌或玄關等任何希望傳達年味的角落。」所以喜歡她作品的人沒有年齡之分。更新穎的是,主流花卉不是作品唯一主角,她的作品高比例出現莖、葉及少見的花卉。她認為,植物有生命過程,應尊重、欣賞每一型態,畢竟百花爭豔、各領風騷,與其獨鍾某一類花,不如樂於感受不同的色彩濃淡。如今她的花卉裝飾走入豪宅、婚禮現場和品牌、美妝記者會,甚至開辦教學課程,阿戴商號「不僅僅是花店」。瀏覽官網,許多人還注意到留言都圍繞在老闆的親切態度和個性上,這也的確是她的特色,認識她的人說她單純、可愛,設計時會聽輕快音樂如林宥嘉的〈少女〉,放大快樂情緒,讓收花的人感受心意;平時喜歡搭公車欣賞沿途花草,能在路邊對著花叢放空,想像精靈藏在其中;也能很哲學地在歐洲半枯萎的玫瑰園驚嘆不完美的花容;還可以很文青,隨口道出「花的精采有時限,但曾經擁有更勝天長地久」等話語。客戶都愛花,花店老闆也不例外,採訪尾聲戴佑家就幽默的說:「雖然我開花店,還是歡迎大家送花給我!」她的作品和服務項目可在臉書上搜尋:阿戴商號。 前一篇文章 樂知關懷弱勢身心 助街友重生 下一篇文章 Youtuber關懷弱勢 讓兒童被善待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5退休之後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比利時癌友 挑戰騎三輪車到上海2025.04.29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畫家捐創作義賣 助失依兒有家 部落全家福 鏡頭捕捉原鄉情感助視障讀圖表 盲博士創電子平台導演著青蛙裝 下水拍攝產業記憶35年熱心義工 從哥哥被喊到叔叔 阮虔芷樂奉獻 凝聚企業家做公益 作者其他文章家扶無窮世代計畫 5千萬元缺口待補 憂YTR倡偏方 陽光急闢謠:燒燙傷快「沖冷水」2022金扶獎頒獎 賴清德勉勵5位自立「家扶兒」淨灘、立槳到吃素 培力園帶孩子體驗生活新風貌讓愛流動 祖父母為己立傳邀祖父母為自己立傳 壯世代讓家庭的「愛」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