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蝙蝠中隊文物陳列館 特種任務 暗夜中的英雄 文╱人間社記者熊惠蘭 |2020.04.06 語音朗讀 297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黑蝙蝠中隊文物陳列館,是參考當年美軍顧問團宿舍而建,前面綠草如茵,在喧囂的鬧區中,更顯幽靜。圖╱人間社記者彭日清 館前廣場的「東大飛行公園」裝置藝術,呼應黑蝙蝠中隊的任務。 圖╱人間社記者彭日清「隊員生活剪影」展出隊員生活用品、制服勳章與烈士遺物。 圖╱人間社記者彭日清館中陳列黑蝙蝠中隊成員獲總統 蔣中正召見照片。圖╱人間社記者熊惠蘭「臉盆的故事」述說著大時代的悲劇。圖╱人間社記者彭日清「黑蝙蝠中隊」隊徽。圖╱人間社記者彭日清陳列館上方展示當年出勤的軍機模型。圖╱人間社記者彭日清玻璃櫥窗內展示當年的軍機模型。圖╱人間社記者熊惠蘭陳列館以圖片展示主要任務機種。圖╱人間社記者熊惠蘭 文╱人間社記者熊惠蘭中華民國空軍過去有一支神秘的「黑蝙蝠中隊」,負責機密的敵後工作,執行特種任務期間,損失軍機15架、犧牲148人。為了紀念隊員們的英勇事蹟,政府在新竹市設立「黑蝙蝠中隊文物陳列館」,紀念當年深入敵方的國軍英雄。陳列館位於新竹市東大路,館前綠草如茵,所在位置,正是當年中隊營區原址,建築外觀為西班牙式紅瓦白牆建築,是參考當年美軍顧問團宿舍而建,在人車喧囂的鬧區中,更顯幽靜。館前廣場的「東大飛行公園」裝置藝術,呼應黑蝙蝠中隊的任務;鏤空的弧形鋼板「星空航道」是遊客喜歡拍照打卡的地標,兼具遊憩功能與歷史意義;戶外有一座小型劇場,劇場邊的紀念牆,以中英文鐫刻有關「黑蝙蝠」的英勇事蹟。新竹市文化局長黃竫蕙表示,「黑蝙蝠中隊文物陳列館」是一座軍事文物陳列館,隸屬於新竹市文化局博物館科,藉由小型文物陳列館的設置,紀念當年犧牲奉獻、保衛國土的空軍英雄。黑蝙蝠文物陳列館分為五大展區,分別是:「大時代的故事」─介紹時代背景與沿革;「暗夜黑蝙蝠」─偵查機機種和模型;「北斗七星下的勇者」─隊員和歷任主官、殉難英雄;「超級任務」─任務與戰果;「隊員生活剪影」─隊員生活用品、制服勳章、烈士遺物。另有一間多媒體放映室,播放黑蝙蝠中隊的紀錄片。東西方冷戰黑蝙蝠成立導覽義工劉鴻全表示,黑蝙蝠中隊的成立緣由,要回溯到1950年代東西兩大陣營進入冷戰時期,美國與蘇聯軍備競賽激烈,美國中央情報局與國民政府合作成立特種任務單位,專司對中共進行情報蒐集及祕密行動,雙方以「西方公司」為掩護,由美方提供飛機、訓練及必要器材。曾擔任過文化局博物館科科長的劉鴻全指出,「西方公司」原本在空軍桃園基地成立特種作戰部隊,主要執行大陸空投心戰任務。1953年部隊遷至新竹基地,1956年5月開始執行對大陸之電子偵察任務。1958年,中華民國空軍成立34中隊(黑蝙蝠中隊)和35中隊(黑貓中隊),分別駐守新竹、桃園,直接受命於國安會秘書長蔣經國。空軍34中隊奉命執行機密的敵後任務,猶如晝伏夜出的黑蝙蝠,因此又稱「黑蝙蝠中隊」。黑蝙蝠中隊成立後,共執行「獵狐」、「奇龍」等敵後電子情報蒐集及心戰傳單投放等任務800多次;自1952年至1973年執行特種任務期間,共損失飛機15架、犧牲148名人員,是中華民國空軍犧牲最慘烈的特種部隊。劉鴻全指出,「黑蝙蝠中隊」的隊徽由當年的少校李崇善、王樑,以及中尉孫大陸、劉敬賢等人共同發想設計。隊徽上的黑蝙蝠,象徵執行任務的時間,晝伏夜出,有如蝙蝠;也因中隊的偵查機都漆成黑色,所以稱為「黑蝙蝠」。隊徽下方的七顆星星,代表北斗七星,三大四小代表34中隊;藍底代表自由的天空,黑蝙蝠以飛躍的姿態,衝破象徵鐵幕的紅圈。大時代悲劇臉盆的故事劉鴻全表示,「黑蝙蝠」在執行任務初期,因優越的機種與配備,進出中國大陸如入無人之境。例如1957年11月,一架RB-17G低空飛越大陸9省,長達9個多小時的航程中,投下大量的傳單、衣服、玩具,解放軍曾起飛18架次軍機截擊,但都無功而返。館中有一處標示「臉盆的故事」,以1960年代局勢轉變為背景,描述解放軍布置砲火網,一發現「黑蝙蝠」蹤影,就立即展開彈幕射擊,再出動米格17戰鬥機群,以強大火力,追殺幾乎完全沒有作戰能力的「黑蝙蝠」偵察機。由於解放軍戰略改變,造成「黑蝙蝠」任務後期慘烈傷亡,其中以1961年11月6日,飛官尹金鼎駕駛P2V-7U座機在遼東半島的碧溪河口,遭到埋伏的解放軍高砲部隊炮火擊中,「黑蝙蝠」13名組員全體殉難。尹金鼎等13名組員殉難後,消息遭封鎖,直到30多年後,兩岸通航,尹金鼎遺孀楊昭蓀才輾轉得知殉難現場,並與家人前往悼念。現場一名村民表示,當年物資缺乏,飛機殘骸都被村民們拿去熔煉成臉盆,並送上一只臉盆,盛裝殉難現場的泥土給楊昭蓀帶回作紀念。後來由楊昭蓀將臉盆與泥土贈予陳列館。去年68周年隊慶,館方推出「九重天外慶生還」特展,內容為1960年代中校飛官李德風駕駛P2V-7U型軍機,深入中國大陸西南地區執行電子偵察及空投心戰宣傳品,遭遇敵機追逐,被米格17由後方擊中,冒險平安返回的經過,展期至今年8月。值得一提的是,新竹市文化局每年都會在陳列館舉辦「黑蝙蝠」隊慶,邀請分散各地的隊員相聚,看著館中陳列的文物,暢談當年保家衛國的光榮歲月,當年的年輕飛官如今多為八旬老翁,都非常珍惜每年的相聚。 前一篇文章 南科考古館 發現史前文明 見證滄海桑田 下一篇文章 竹山文化園區 山城文化風采 竹藝魅力據點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8退休之後2025.05.01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桃園‧大溪 山環水繞景如畫 流連忘返碧波間新竹縣.關西鎮 地形貌似彩鳳飛 風景秀麗美里庄 作者其他文章2020世界神明聯誼會 新竹19宮廟 神尊信眾齊聚台紅茶業文化館 80年老茶廠 飄送客庄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