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高雄市鳳山區公所的里幹事們仍在電話關懷追蹤居家檢疫個案。圖╱徐如宜
【本報綜合報導】新冠病毒疫情持續延燒,居家檢疫人數日增,一批批檢疫者十四天後即解除居家,但負責「關懷」他們的民政人員卻是送走一批又接一批,從春節大年初三到今天,天天忙。
「今天有四十幾個電話要打!」高雄市鳳山里幹事謝璨安和同事伍峰立指出,清明連假照常到區公所,前一天才逐戶送完防疫包,但沒空休息,趕快開電腦看轄區有沒有新增居家檢疫個案。民政人員上午打關懷電話給居家檢疫者,隨後統計彙整回報,若有新的案件進來,下午得趕緊送關懷包。不分平日、假日,這已是每天的日常。
謝璨安說,打電話主要是關心居家檢疫者身體狀況如何?有無需要協助?遇到對方情緒不好,還得忍受抱怨。電話打完有些「燒聲」,講了兩、三個小時,他趕緊拿出喉糖含在口中。
台北市居家檢疫人數近來稍減,但仍有九千九百二十四人,人數最多的是大安區,共一千四百五十二人;最多的一里有一百十一人。里幹事除了每天打關懷電話,還要跑腿、代購。
北市一名里幹事說,一名居家檢疫者的衣物原是透過自助洗衣店清洗,現必須在家洗,但發現家裡沒衣架還得找他幫忙買;屏東市公所吳姓里幹事則遇到居家檢疫者,請他到菜市場買菜,買回來後卻被對方嫌貴,真是五味雜陳。
工作雖然辛苦,但也有感到很溫暖的時候。新北市泰山區里幹事陳彥文說,一關懷案例,全家四人有三人從國外返台,只有七旬的母親可以隨意走動。公所考量到老母親身體狀況,怕她照顧家中三名居家檢疫者吃不消,表達可以幫忙送餐及生活用品,但老人家一直拒絕。後來才知道,這位母親非常「古意」,擔心會給公所帶來麻煩或困擾,堅持自己天天出去買菜、煮飯,一人照料全家生活。
苗栗市公所里幹事何中能說,雖然每天都要打好幾通電話,但只要對方願意配合,光一句「謝謝,你們也辛苦了!」就感覺溫暖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