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布滿各式各樣的節慶,大家輪流過節。雖然有點庸俗淺薄,好歹人生有個目標,生活增加一點情趣。雖不滿意但還可接受。
情人節最特殊,一年過兩次。一個是陽曆二月西洋情人節,一個是陰曆七夕牛郎織女會;一個在上半年,一個在下半年,分布均勻,頗為巧妙。在媒體炒作、年輕人追風下,幾乎已經成為全民矚目的豪華節慶。往年送花送禮、吃大餐住賓館,不是什麼新鮮事。今年故宮不甘寂寞,夾著雅筑美景,竟然也做起情人節特餐的生意,真令人刮目相看。
去年報載,有個年輕人的女朋友看上一只戒指,年輕人買不起,就開車撞開銀樓鐵門;要戒指嗎?我撞給你。好一個變色的情人節,真不知道這些年輕人心裡想什麼?
其實不是每個人都過情人節的,修行人和哲學家追求理想,常常保持單身,他們是不過情人節的。離婚失婚的單身男女,是不過情人節的,年輕但還沒找到對象的青年男女,想過但也不能過情人節。至於老夫老妻,牙齒都快掉光了,也沒什麼興致跟隨年輕人起鬨。儘管媒體炒得火熱,看來只有兩種人熱衷此道:一是衣食無虞、用心男女關係的有閒階級,一是對人生充滿幻想、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年男女。
七夕情人節在暑假,醫生說,接著有九月墮胎潮。現在醫生說法又改變了,他們說現在月月都是墮胎潮。我想此中或許有些誇張,因為大部分年輕人還是循規蹈矩的,會亂搞的還是那些人。
媒體助長淫亂的風氣,我們三十年前談戀愛,想要拉個小手,還得鬼鬼祟祟躲到沒人的地方。現在冠上什麼男女朋友的稱號,就似乎幹什麼都可以。我每次看那些藝人上電視談她們的經驗,驚世駭俗,直讓人搖頭嘆氣。時代不同,但也不是變到不知廉恥為何物。讓這個紛擾社會加速沉淪,媒體和藝人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他們也要負泰半責任。
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造業各人擔。年輕人!雖逢佳節,仍需瞻前顧後量力而為。愛情不是一天的事,過日子遠比過節重要。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