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心陪伴學子 以品德淨化心靈 文/人間社記者洪佩蓮 |2020.03.23 語音朗讀 213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學校「品德教育專題討論」資料。圖/人間社記者戴良雄 「曉書齋」有大量藏書供師生閱讀。圖/人間社記者戴良雄 陽明國中將「三好」化為具體行動的推手。圖/人間社記者戴良雄 校長張永芬(右)、學務主任吳宜蓉(左)是三好校園的推手。圖/人間社記者戴良雄 文/人間社記者洪佩蓮具體行三好 校園更優質 「三好不是口號!」位於高雄市三民區的陽明國中,學生人數超過2900人,由校長張永芬以校訓「人本、倫理、和諧、活力」帶領師生力行「三好理念」,致力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希望學生來日成為祥和社會的主力。 學務主任吳宜蓉表示,學校推動品德教育,是希望學生具有思辨、選擇、反省、認同、欣賞與實踐的能力,加強自愛與包容的心靈,培養關懷、信賴、責任、尊重、公平、正義、誠實、感恩等人格特質。除了提升親師合作,發揮家長與社區教化功能外,學校也努力營造優質、溫馨、有利於學生品德發展的學習環境,將「三好」落實於生活與課程中,培養學生的道德感和同理心,並藉由榮譽制度養成學生高尚的人格與情操。 吳主任指出,透過「知善、愛善、行善」的過程,學校將「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化為具體行動,引導學生組成童軍團、義工服務隊,走入社區及鄰近小學,幫助弱勢族群清掃環境,甚至為腦麻患者服務,參與的學生都長養了慈悲心。學生從行動中融入三好理念,培養了感恩心、慈悲心,也促進了校園優質化。重品德教育 師生都受益 學校重視品德教育,期能達到內化的效果。吳主任隨手拿出「品德教育專題討論」記錄,指出學生在討論如何培養班級群體規範與榮譽感,及如何與同學溝通合作時,一致認為處理事、物要比處理人際關係容易,而想要處理好人際關係,同理心、耐心、誠心是不可或缺的要件,顯示品德教育的成果已漸漸在學生內心產生正面效益。 品德教育不限學科,處處可落實,比如學校教導學生書法,不再侷限於古典詩詞。吳主任指著牆上的書法作品,秀麗的字跡寫著「把貪念轉為滿足,把滿足化作慈悲」、「生命無常,慧命永存;愛心無涯,精神常在」、「過去的留不住,未來的難預測」,說明這一類嘉言警句都提醒我們要學會把握當下,學生一邊書寫,一邊思索意涵,不但完成書法作品,同時也收到淨化心靈的效果。 黃鈺婷老師推動「悅閱欲試–Just讀It」榮獲教育部頒贈108年度「閱讀推手獎」,她利用學校「曉書齋」裡的眾多藏書,帶領學生閱讀、討論,除了增進知識外,也讓學生了解品德的意義與價值。黃老師說,學生在校三年的品德核心價值,七年級是自律、守法、正義、尊重,八年級是合作、關懷、負責、誠信,九年級是勇敢、禮節、孝敬、感恩。隨著不同年段,所學與閱歷都隨之累積,在學校師長身教、言教、境教等多方面教導下,對品德的價值就會有更深的體悟與實踐。 品德教育融入三好理念,陽明國中師生莫不獲益良多。 前一篇文章 認識綠建築 下一篇文章 大武國中推閱讀 會考作文創佳績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普門寺讀報教育走入校園 涵養正知正見的三好學生《人間福報》走進阿里山鄒族部落小學 十字國小 作者其他文章高雄.左營 蓮潭夕照龍虎塔 泮水荷香春秋閣捐贈吉祥米 鳳山佛光人關懷弱勢椰影搖曳聽潮音 萬頃碧波揚海韻月世界荒漠奇景 泰勞感恩建石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