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人間福報》 2019年2月19日第一版
文/復旦高中 楊景鈞
這則新聞敘述紐約一位男子,將住宅改造成夢想中的綠色家園──擁有大面積的植生牆、門前有池塘、後院有天然泳池、屋頂有小溪和瀑布……當下我想到的關鍵詞是:特色建築、綠建築。之後又從中延伸出能源、建材、成本、售價及能源對環境的影響等。
提到特色建築,率先進入我腦海中的是Google和Amazon辦公室。不過這兩項並不太算建築,比較像室內設計。會有這種連結,是因為新聞中的建築也類似特色。
報告內容先介紹綠建築定義,再審視新聞中的建築是否有達到標準,並列舉一到兩個台灣合格的綠建築事例。
延伸探討是我最自豪的部分,充分展現我對此則新聞與其他議題的連結能力,同學報告的內容、相關新聞、學校致力推廣的活動……都被我囊括於內,做出適當的連結。
過程中,我不斷地修改、準備、修改、準備,替換掉不合主題的內容,並更改結構,使簡報更臻完善。確定的報告內容主要以綠建築為主,帶大家了解綠建築的定義、台灣綠建築評估系統的細項、國內外的綠建築獲獎原因,以及它們利用什麼方式節省能源?我們可以做什麼?這都值得我們深思。
這次報告使我受益良多,我逐漸增加對綠建築的了解。原本我以為綠建築的成本很高,蒐集資料時,才知道其實綠建築的成本滿低的,畢竟建築師會減少材料的耗費,以達到環保的目標。
很高興能閱讀《人間福報》,因為有它,我才能接觸到此則新聞,進而增進對綠建築的了解。這一次報告後,我也在《人間福報》上看到其它有趣的新聞,如果有機會,希望能製作簡報與他人分享,這不僅能精進自我能力,亦可提供他人不一樣的知識與想法,這便是讀報教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