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木雕藝師 傳藝展出

 |2007.08.16
872觀看次
字級

【記者高燈立五結報導】神轎是神明出訪時乘坐的交通工具,可以說是移動的廟宇,但你知道有「文轎」與「武轎」的差別嗎?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邀集鹿港木雕藝師數十件作品,即日起至下月二十五日展出,歡迎民眾前來感受這些精緻之作。

彰化鹿港在清朝就是商賈雲集之地,因此可以說是台灣工藝的原鄉,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配合舉辦「台灣木藝大展」,請來鹿港的木藝大師施鎮洋、黃媽慶、黃煥文、黃紗榮、陳面謨等人齊聚一堂,他們的作品無論是傳統類、花鳥生態或生活類,都是上上之選。

世代專事神轎雕鑿的陳面謨,繼承家業數十載,他的作品選材多以檜木為首選,這次帶來文轎及武轎兩件作品,於園區展示館入口處展出,精緻的雕工是傳世之作。

陳面謨說,神轎有文、武之分,文轎是王爺、千歲等神明乘坐,武轎則專為關帝爺等武將出身的神明使用;文轎、武轎最大差別在於文轎有轎頂,武轎則無。

施鎮洋出身雕藝世家,傳承大陸泉州傳統木雕工藝,作品逼真、自然,創作富生活化、實用性,曾獲國際獅子會民間寺廟雕刻金獅獎、民族藝術薪傳獎、中興文藝獎章雕刻等獎項,十五年前他的「伏虎」作品,也在此次參展作品中。

擅長用詼諧逗趣的方式,雕刻出兒童純真快樂的黃煥文,其「頑童系列」反映出早年鹿港地區的鄉土風情。

生長在漁村的黃媽慶,最初雕刻傳統廟宇的裝飾,後來轉向以日常生活的蔬果、花卉及魚類為創作題材,曾獲民族工藝獎和台灣區木雕創作比賽首獎。

以台灣樟木創作出「生生不息」主題的黃紗榮,將樹枝、樹葉、昆蟲及花類等巧妙搭配纖細的蘭花,作品曾獲台灣區木雕創作比賽首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