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爸爸
母親是一個職業婦女,卻並非是那種穿著套裝的OL,而是每天下班回到家全身髒兮兮,甚至還會散發出汗臭味的的水泥工,也就是俗稱的「小工」。
那時候的我很難理解,為什麼母親有那麼好的體力,都不會累。印象中,母親一回到家就直接進到廚房,張羅一家七口的晚餐,沒有其他長輩會主動幫忙,那時我們都還小也根本插不上手,她卻可以在半小時內張羅出一桌熱騰騰的飯菜,更不要說餐後還要洗碗、洗衣服。
偶爾,待手中的家事告一段落後,我跟母親在客廳聊起一些學校的事,她似乎有在聽又好像沒在聽,我感覺她的視線盯著電視,嘴巴時不時地回應著我,但整個人好像進入了一種電腦休眠的狀態。現在回想起來,其實那時母親早已累到不行了,只是身在傳統社會,媳婦不被允許說累,甚至偷懶休息。
記憶中,爸媽總是很忙。在經濟起飛的七○年代,每個人都忙著賺錢養家,即使是假日也很難得看到爸媽待在家裡。除了逢年過節,我還沒看母親穿過新的衣服,也沒見過她的朋友,寒暑假更不曾計畫帶我們去哪裡度假。她的世界,好像永遠就只有工作而已。
等我自己成家立業,再成為一個孩子的父親之後,我才慢慢體會到:我的母親真的很了不起。
現在的我,經過一整天的忙碌工作或密集開會後,到了傍晚往往只剩下半條命,更別說工作壓力瞬間消失後產生的疲憊感。回到家後,用僅剩的力氣陪女兒玩一下,應付各式各樣無厘頭的問題,把學校的餐具洗乾淨、折一下衣服,再收拾一下亂丟的雜物,精力就已經所剩無幾,常常坐在沙發上沒幾分鐘就昏然睡去。
當時,母親每天要變出一桌豐盛的晚餐、親手洗滌一家人的衣物,第二天一大早再跟父親騎著野狼機車到工地工作,如此超人的工作量,到底是怎麼辦到的?直到現在,我還是沒辦法理解。
母親沒有女兒,我很遺憾小時候不知怎麼跟母親撒嬌,也不曾跟她手牽著手逛街,我想,她應該很羨慕那些能和女兒親密互動的媽媽們。等再年長一點,我漸漸會用另一種方式來表達對母親的關心,買一些她喜歡吃的東西或幫忙準備生活必需品,這些微不足道的關心,就是我對母親愛的表達。
然而,我們這一代對父母的態度,好像永遠呈現出一種矛盾。我們明明是那麼愛他們,但說出來的話語和表現出來的行動,卻往往都像是在抱怨,在責備。其實。那是因為我們長大了,見過的世面多了,寧可口氣兇一點,讓他們明白世界的變化,這樣,他們才不會受騙、上當;也因為我們是如此清楚,在這個世界上,無論如何都一定會原諒孩子的,只有父母。
同樣地,父母的關心也會以各種形式出現,有的時候是無微不至的關心,有的時候是過多的呵護,有的時候甚至是無理的要求,有的時候則是發自內心的憐憫;這些,全都是因為他們的愛與關懷。
或許,我們無法阻止父母過度的關心,卻可以不吝惜地表現對他們的關懷,同時稍稍改變自己對待父母的態度,改變一下提醒的口氣。
而永遠不會改變的是,父母愛你,在他們眼中,你永遠是那個會跌倒也會受傷的小孩。無論你幾歲了,甚至為人父母了,他們最喜歡、最想念的,還是記憶中那個胖胖的臉蛋,會窩在他們懷裡睡覺的小小孩。
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平安、健康,也祝福我最棒的爸爸、媽媽,天天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