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虧這件事,大多數的人應該都不會想去經歷。或許,多數的人覺得吃虧是被人占便宜、被欺負,但在一些人眼裡,吃虧卻是一種磨鍊,有時甚至是一種福氣。圖/九桃
吃虧這件事,大多數的人應該都不會想去經歷。或許,多數的人覺得吃虧是被人占便宜、被欺負,但在一些人眼裡,吃虧卻是一種磨鍊,有時甚至是一種福氣。圖/九桃
吳凱雯/苗栗縣文林國中八年四班
吃虧這件事,大多數的人應該都不會想去經歷。或許,多數的人覺得吃虧是被人占便宜、被欺負,但在一些人眼裡,吃虧卻是一種磨鍊,有時甚至是一種福氣。
吃虧是福,就好比出門旅遊時,其他人搭乘交通工具,而自己卻是徒步行走。乍看之下,好像自己吃虧了,但其實沒有。如果用走的方式,既能停下來欣賞沿途的風景,順便拍幾張照片,還能鍛鍊身體及意志,這樣的吃虧不就是一種福氣嗎?
清代的鄭板橋曾經說過,人生有滿有損,有盈有虧,滿足時,其實暗藏了受損之災;對自己有損,就是對他人有益,這樣在外既能得到人情的平順,在內可使自己心情安穩,既平且安,就是有福了。他還提了「難得糊塗」,說:「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放一步,退一步,當下安心,非圖後來福報也。」在社會上,人人都想貪小便宜,沒有人想吃虧,但「吃虧是福,難得糊塗」不是要占便宜,也不是為了福報,而是為了心安,為了人際的平順。
有一天,某公司裡的一位員工請團隊裡的同事吃飯,慶祝他們完成了一件大工程,說好了是這位員工請客,大家便開心地去了。大快朵頤後,本來說要請客的員工卻臨時有事被人叫走了,也沒有先結帳。於是,大家都坐在位子上面面相覷,心裡總覺得有些不平衡,明明是那位同事說要請客,現在臨時有事走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但是這樣大眼瞪小眼也無濟於事,總要有人付帳吧!這時,平常熱心助人、古道熱腸的同事去買了單,他認為大家聚會最重要的是開心、歡樂,花點錢也沒關係。
好心的他結帳時順手要了發票,後來,還幸運地中了幾千元,不但這餐免費,還獲得了一些錢。心裡高興的他,回去和同事們分享這件事情,每個人聽到都表示可惜,說如果是自己去買單就好了。其實,這也是買單者平時待人仁厚的結果,他認為吃點虧也沒什麼,但最後卻得了福報,這樣的吃虧不就是一種福氣嗎?假如換另一個人買單,可能也未必會中獎,因為如果不是買單者有心,是不一定能「因禍而福」的。
有一次,班上的同學分成五個小組,老師給每組一份作業,而我們這組的組員都相互推拖,沒人想動手。最後,我自告奮勇,也確實完成了,老師說我做得不錯,給了我獎勵。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我吃虧了,但事實上應該算是因禍得福吧!老師看到了成果,對我的評價更高了;同學看了,我在他們心中的形象變得更好了;家人看到了,讚賞的話語變多了。種種情況看起來,這不就是「吃虧是福」嗎?
雖說吃虧是福,但不是什麼虧都吃,也不能次次都忍讓別人,讓別人占便宜。有時,一味的委屈自己,只會讓其他人變本加厲,被當成欺凌的對象。所以,吃虧還是要有個底線,如果會危害自身,還是要學會說不。
吃虧,是一種智慧。吃虧是福,是一句真話;吃虧不光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睿智。能吃虧的人,通常是一生平安,幸福自在;不能吃虧的人,往往在是非紛爭時斤斤計較,在狹隘的自我思維中蒙蔽了自己的雙眼。
吃虧不一定就有福氣,但福氣常來自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