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職登記分發放榜,據報導缺額狀況繼續惡化,學生來源減少,全國各分區缺額高達五萬四千多人,招生不足的都是私立學校,因此出現只要憑基測成績單就可入學,及考零分也有學校可念的事實,真不知道大費周章辦理兩次基測有何意義?
當公布台大新鮮人大都來自台北市頂尖明星高中後,北市前兩志願高中榜單,就有不少各地基測高分考生。
這種一窩蜂來北市「深造」的怪現象,根本就是中等教育的大問題,當在地明星高中都不被信任時,花龐大經費設立的各地社區高中,無疑是浪費投資。
至於讓招生不好的私立高中職自動退場,已喊了多年,但大多數學校不是觀望,就是硬撐,試想考零分就有學校念,不是在鼓勵國中三年不必苦讀?有這種情形,考個位數就有大學念,當然一點都不意外。
教育部說要協助低於六百人的學校發展,若不成功就輔導轉型,再不成功,將依私立學校法停辦或解散,但這太慢了,如果教育部有心,未來就要落實十二年國教的質量,並立刻處理招生不足的私校,或公辦民營,或直接轉為社區綜合高中,不要再浪費公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