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改寫奧斯卡史 韓片寄生上流奪4項大獎

 |2020.02.10
1835觀看次
字級
「寄生上流」奪大獎,導演奉俊昊看著小金人露出微笑。圖/擷取自IG

【本報訊】南韓電影「寄生上流」今(10)天改寫奧斯卡史,成為首部贏得最高榮譽「最佳影片獎」的非英語電影,也是第一部贏得這座獎的南韓電影。美國媒體報導,此片的勝出將讓電影文化更豐富。

「寄生上流」今天在第92屆奧斯卡拿下最佳影片獎、最佳國際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原創劇本獎4大獎。

根據《中央社》報導,鬼才導演奉俊昊(Bong Joon-ho)描述南韓貧富差距的「寄生上流」(Parasite)在奧斯卡鍍金前,去年5月即在坎城影展勇奪金棕櫚獎,創下南韓電影先河。今年1月又榮獲美國演員工會獎(SAG)最佳電影卡司獎,成為首部拿下這項大獎的外語片。

據「紐約時報」彙整,今天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之前,僅10部非英語電影入圍過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但都鎩羽而歸,包括:1938年的法國片「大幻影」(Grand Illusion)、1969年的阿爾及利亞片「焦點新聞」(Z)、1972年的瑞典片「大移民」(The Emigrants)、1973年的瑞典片「哭泣與耳語」(Cries and Whispers)、1995年的義大利片「郵差」(Il Postino)、1998年的義大利片「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2000年的台灣導演李安電影「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2006年的美國片「來自硫磺島的信」(Letters from Iwo Jima)、2012年的奧地利片「愛‧慕」(Amour),以及2018年的墨西哥片「羅馬」(Roma)。

《中央社》報導,如果把夾雜英語的2006年影片「火線交錯」(Babel)也算進去,今年之前奧斯卡也只有11部外語片入圍過最佳影片獎,但直到「寄生上流」才替非英語片爭一口氣。

而此片的成功早已反映在口碑上。「寄生上流」在影評網站「爛番茄」拿到幾乎滿分的99%好評,勝過入圍這項獎的其他8部片,包括:「1917」(1917)、「賽道狂人」(Ford v Ferrari)、「愛爾蘭人」(The Irishman)、「兔嘲男孩」(Jojo Rabbit)、「小丑」(Joker)、「她們」(Little Women)、「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以及「從前,有個好萊塢」(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亞裔演員路易斯‧陳(Lewis Tan)說:「無論你喜不喜歡這類頒獎典禮,無論你贊不贊同典禮背後隱藏的政治,奧斯卡獎影響力太龐大了,若能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勝出,就將看到種子發芽,萌芽的不只是亞洲電影,而是各地壓抑已久的聲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