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諾千金」,字意為一句諾言值千斤重的黃金,後用來形容信守承諾,說話算數。典出《史記.季布》:
楚人曹丘生,辯士,數招權顧金錢,事貴人趙同等,與竇長君善。季布聞之,寄書諫竇長君曰:「吾聞曹丘生非長者,勿與通。」
及曹丘生歸,欲得書請季布。竇長君曰:「季將軍不說(悅)足下,足下無往。」
固請書,遂行。使人先發書,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聲於梁楚閒哉?且僕楚人,足下亦楚人也。僕游揚足下之名於天下,顧不重邪?何足下距僕之深也!」
季布迺大說,引入,留數月,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聞者,曹丘揚之也。
大意在說以信守諾言聞名的季布之一段典故:楚人季布在劉邦稱帝後官至「郎中」,當時有曹丘生愛巴結權貴,他聽說季布當官了,便想去求見。
季布早就鄙夷曹丘生的勢利,實在不想見他。但是曹丘生徑直來到季布家裡,說:「您是楚地人,咱們可是同鄉,同鄉之情是比什麼都貴重的呀。你知道楚地有句話說『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嗎?那句語就是我宣傳的……」
季布聽他這麼一說,便待他為上客,而且留住數月殷殷款待,臨別時還送給他一份厚禮。
成語「一諾千金」就是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而來的。姑不論季布是否被曹丘生的甜言蜜語給迷惑了,但由此也可知,季布對於自己「重諾言」的名聲是相當重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