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智慧】 越人溺鼠

文/嚴崑晉 |2020.02.06
2479觀看次
字級
在明朝初年著名散文家宋濂的《燕書》中,記載一則越國人捕殺老鼠的方法。圖/Vita

文/嚴崑晉

在明朝初年著名散文家宋濂的《燕書》中,記載一則越國人捕殺老鼠的方法。由於老鼠喜歡在半夜出來偷吃糧食,於是有個越人先是把糧食放進甕裡,放任老鼠偷吃,不予理會。一兩天之後,老鼠呼朋引伴地把同夥都叫來,全要飽食一頓才肯走。這樣過了一段時日,越人將甕裡的糧食換成水,再鋪一層糠秕,完全覆蓋住水面。到了半夜,不知情的老鼠照往常一樣招呼一群夥伴前來,一個個照順序地跳進甕裡偷吃,結果全部都被溺死了。

這是利用老鼠貪婪的習性,讓牠們輕易地吃到糧食,長養牠們的貪心,使牠們漸漸失去警戒心,並且習慣於這般日日飽食無憂的日子。然後冷不防地改變環境,設下機關,而老鼠在習慣使然之下,自然全部落入陷阱而被一舉消滅。對付貪婪者,須先設一誘餌引其上勾,自能成辦。懂得這方法的要訣之後,宋濂接著敘述了韓國攻伐魏國的戰爭。在這場戰爭剛開始的時候,魏國很快地就放棄舞陽這座城池。此時韓國將軍公仲卻看出這是魏國「以舞陽誘我」的詭計,但韓軍元帥貪功,不聽其言而輕率進軍,結果中了魏國設下的埋伏,被伏兵重重包圍,殺個措手不及,以慘敗收場。宋濂認為韓軍此時就像那輕易吃到糧食的老鼠,結果全溺死在上面鋪有糠秕的水裡了。

宋濂從越人溺鼠的手法中,體會到歷史戰爭中虛實成敗的教訓;而我們從越人溺鼠的手法中反省著自己,是不是像那隻習慣過著飽食無憂日子的老鼠呢?我們面對逆境的時候,身心都遭受煎熬與折磨,但克服的過程卻能讓人因此成長,增進自己的德性與才能。只是人生都是順境呢?安樂的環境會讓人鬆懈下來,隨心所欲的日子,容易增長貪瞋痴慢的習性。於是乎發現,安逸的順境何嘗不是魔障呢?孟子說:「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這箇中的道理,是值得令人深省並自我警惕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