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盞燈」──夜巡田埂,農家文創「竹編防風罩油燈」 文╱李書儀 |2020.02.02 語音朗讀 276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灣早期農家,家家戶戶都著竹編的防風油燈,陪伴農民夜巡田埂,在田間閃耀的那一盞燈。圖╱李書儀 「竹編防風燈」,可選擇左右二邊出火口的棉線點燃,早期農家點的油一般都是花生油,棉芯用盡則以「燈芯草」這種植物代之,竹編屏障可以檔風,使防風燈的光亮不滅。圖╱李書儀 「燈心草」又名燈芯草、水燈心、龍鬚草、野席草、水蔥、老虎鬚。台灣早期農家用燈心草作燈芯,在傳統中醫藥材與編織 方面,燈心草扮演著重要角色。一般常見於湖泊、池沼、潮溼地。燈心草屬全年生的溼地植物,花期在4~6月,果期在6~7月。圖╱李書儀圖╱李書儀 文╱李書儀 生活本身即是一場創作,許多人以為「創意」是來自浪漫的靈光一現,其實生活層面所發生的問題,也是創意背後的那道光喔!看看1930年代,當台灣電力還不普及時,農家夜間是如何讓「光」陪伴他們在田間作務。 早期台灣中部農家,因為種植稻米需要水源,農民常在夜間巡水源,夜晚田埂除了月光,路燈照明並不普遍,一盞防風油燈幾乎是農家生活必備。像這樣難得一見的「竹編防風罩油燈」是以竹子編織成防風罩,整體造型有背風弧度的屏障,可以說是傳統工藝的精隨所在這款防風油燈是方便農民夜間巡視田中水源使用,在夜晚中照亮田埂,早期農家點的油一般都是花生油,煤油要到後來才由國外進口至台灣,當竹編防風燈的棉芯用盡時,「燈心草」這種植物便取而代之,透過這盞「竹編防風罩油燈」,還原當時生活的真實樣貌,使我們更了解台灣早期農家文化與物資。 那麼,「竹編防風燈」要如何才能點燃呢? 圖中其燈座二邊出火口的棉芯可供點燃。我們會發現原來生活裡隨手可得的物件, 都是別具意義、環環相扣的,只要肯用心動動腦,不但能自利,還能利人散發光亮。 每盞燈皆是點燈人的創作,每盞燈都有不同的故事,是不同世代的縮影,迪化二0七博物館現正展出台灣1900年至近代「燈」的故事,此展展至6/28。 前一篇文章 鼠年必學!手作文青紙書籤 下一篇文章 【視覺DJ】 琴聲落羽 熱門新聞 01佛光慈善音樂會 援助北宿霧重建2025.10.2202極樂佛光童軍慶重陽 童行陪伴信仰傳承2025.10.2303東禪寺考生祈福會 助正念自信應考2025.10.2204【人生課題】愛與勇氣2025.10.2205生日號碼 你是天人之選嗎?2025.10.2206動物園活動大解密 身分證號碼出現3個1機率多少?2025.10.2207東京池袋站出口都往西 外地客傻眼2025.10.2208【歷史點滴】林口的蛻變 從茶園、磚廠到新市鎮崛起(上)2025.10.2209【生活快門】歡迎光臨貓村2025.10.2210《星雲大師全集》 精選100種譯越南文2025.10.2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白色墨水】喜色忘形的藝想世界【植然日常】朱牆石蓮花【四季花藝聯想】秋色圖鑑 橙黃橘綠正斑斕【綠意行腳】很慢ㄟ金針花【生活創意】陶甕有藝思【植感時光】樹界急性子 雀榕的換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