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無意中看到公視的一個節目宣傳廣告,節目名稱就叫「別再叫我外籍新娘」,雖然從未看過這個節目,但是光節目名稱就很能引發我的側目與共鳴,個人相當贊同此一觀點和主張,國人不應該再帶著輕蔑的眼光,稱呼與本國籍國人結婚而成為本國人的外籍女士為「外籍新娘」,取而代之的是帶有疼惜、愛憐之意的「台灣媳婦」。
「外籍新娘」這個名稱,大約從十五年之前,開始出現在台灣社會,後來就愈來愈流行,當時一些社經背景較差、年紀較長與身心發展不全的男子,在國內找不到合適的女性同胞結婚,在婚姻仲介業者的鼓勵和推薦下,改往東南亞尋找結婚對象,其中以越南籍最多,約占六成,其次為印尼與泰國。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的統計資料,最近幾年來,這類外籍結婚登記的人數,每年都超過十萬人之多,而截至今年為止,台灣共有三十五萬六千六百四十八位「台灣媳婦」,換言之,也就是有三十五萬多個台灣男人婜了外籍女士,比率之高、人數之多,特別是「生產力」較本國籍旺盛,不容國人輕視,更不能再心存鄙視,隨意以「外籍新娘」稱呼,而應該正名為「台灣媳婦」才對。
婚姻是緣分的成果,雖然異國婚姻比起本國婚姻的適應問題更多、差異性更大,但是無論動機為何、過程如何與最後的結局美滿幸福與否,我們都不能,也不該貶抑這些願意離鄉背井、遠嫁到台灣的外籍女士,多年之後,當這些新台灣之子的母親百年後,她們也都將和您我一樣,成為被供奉在「紅桌頂頭」的祖先,套句八股的說詞,她們已經成為「生為台灣人,死為台灣魂」的道道地地的台灣媳婦,就別再叫她們是「外籍新娘」。
台灣話說:「山頂無好叫,山腳就無好應」,反之,「山頂若有好叫,山腳就會有好應」,我們不只應該疼惜、愛憐「台灣媳婦」,甚至也應該善待、照顧在台灣為數更加眾多的「外籍勞工」,唯有現在我們「待之以禮」,未來國人到他國旅遊才能獲得「賓至如歸」的對待;反之,今日欺凌、壓榨對方,來日國人可能在他國受到欺騙和搶奪,種善因,才能得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