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美足
六年級的孩子即將畢業,校長興致勃勃地跟老師、學生代表討論著,什麼樣的活動可以作為孩子們最後的回憶。因為害羞,學生代表除了點頭稱是之外,一時也不知該說些什麼。最後決定,讓畢業生到校長室與校長共進午餐,每次六個人,也希望透過這個方式與學生面對面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
回到教室跟全班公布後,學生們一陣譁然,認為每次只有六個人會很緊張,在校長室跟校長吃飯也感覺很有壓力。果然,師生的思維還是有點差異的,不過,也不能因此就拒絕校長的熱情邀約啊!
眾人一起腦力激盪,覺得校長室氛圍太肅穆,那就請校長來教室用餐;人太少會緊張,那就全班一起;至於吃什麼好呢?不如就利用學校的營養午餐,再加上大家的創意。於是,一場「畢業生生與校長的午餐之約」就此定案,而身為導師的我也決定放手,想看看這班孩子如何運用巧思,發揮創意。
結果,還真是讓人驚豔。
雅緻的桌巾、自製的蒸布丁、在教室洗手檯切切洗洗的水果盤(居然還有剝好殼的荔枝)、杯裝的飲料,還將平常的學校午餐用日式餐盒盛裝,更顯出對客人的尊重;甚至連美勞課做的燈籠都拿來布置教室,讓我垂涎三尺之餘更感動不已。
帶著神祕禮物應邀而至的校長,看到孩子們如此用心準備的午餐,用略帶哽咽的嗓音說:「從來沒有想過、看過、吃過如此用心準備的午餐。」這無形的肯定與鼓勵,不是分數也不是獎狀,而是看見學生展現出獨特的想法與執行能力,而給予的真摯讚美。
有句教育名言說:「教育是讓孩子成為快樂、自信的人,因此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應該是快樂的。就像一根吸管,這頭吸進去的如果是苦澀的汁水,從另一端流出來的絕不會是甘甜的蜜汁。」
這場午餐之約,學生展現的不是課本上的知識,也不是考卷上的分數,而是獨立自主的思考與合作無間的團隊精神,讓師長看見滿分之外的驕傲與自信、課堂學習之外的快樂、教科書之外的能力。謝謝最愛的學生,教會我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