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支付消費 破千億

 |2020.01.06
2132觀看次
字級
新北市去年將公車票證導入電子支付。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嗶」經濟發威,國內行動支付交易額,去年11月累計消費額突破1千億元,金管會銀行局昨天公告,去年前11月行動支付交易額1003億元,是去同期的2.4倍(418億元);銀行局也同步統計國人去年刷卡金額,2019年前11月國內刷卡消費金額已達2.93兆元、創下史上新高。

根據金管會統計,行動支付交易金額在2016年僅14.9億元(當年從3月才開始統計)、2017年為148億元,2018年一舉達到478億元;至於2019的全年度數字尚未出爐,不過,光是2019年的前11月統計數字,一口氣就來到1003億元,繼續寫下歷史新高。

若進一步比較,行動支付去年前11月的累積交易金額是2018年同期(418億元)的2.4倍。

智慧型手機在台灣使用高度普及,根據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調查,我國行動上網率已突破9成(91.2%),行動上網普及,帶動國內行動支付交易金額更不斷擴大,年年創高,並呈現翻倍成長。

針對行動支付交易金額呈現「跳躍式成長」,金管會銀行局官員說明,由於近兩年金融科技快速發展,愈來愈多消費者願意且開始使用行動支付,加上店家及消費通路願意接受手機付款的比例也大幅攀升,使得去年行動支付能夠一舉突破千億元關卡。

官員表示,行動支付交易類別總計有6大項,包括:手機綁信用卡(TSM)的行動信用卡(如Apple pay)、行動金融卡、手機綁電子票證(如易卡通)、QR Code(掃碼支付)、電子支付O2O及行動收單(mPOS);其中,使用最大宗占比是「行動信用卡」,也就是手機綁定信用卡付款。

此外,手機綁定信用卡比重大幅攀升,明顯有效助攻國內消費刷卡金額;根據統計,國內刷卡支付金額去年前11月已經來到2.93兆元,同樣也是歷年史上最高金額,官員預估,去年全年度可望超過或接近3.2兆元。

不過,目前行動支付交易額占整體消費金額比重仍不高,但隨著行動支付發展快速,為了保障消費者使用行動支付安全,金管會提出相關風險管控辦法,包括商家收付款應採專碼專用、提供付款客戶掃碼也應限定使用時效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