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清雄
那年十月,母親終究還是不敵病魔離開了我們。守靈期間,四兄弟及其子女輪流抄寫佛經懺文,以回向母親、阿嬤及十方眾生。
一晚,正在殯儀館的靈堂前專心抄寫經文時,為母親作法事的師父悄悄走至身旁,他專注地看著我抄寫經文,點頭說:「很好!守靈時抄寫佛經回向母親及眾生,功德無量。」「字體端正、心念專一,很好﹗繼續。」
那幾天藉由抄寫經文,我讓身心安住於平和的寂靜狀態,專注於字裡行間的義理體會,也使得對母親的不捨執著有了轉變,理解到生命是喜怒哀樂的情緒夾雜,也是悲歡離合的「無常」演出,皆遵循著生老病死的「不變」過程。
母親是一位平凡的傳統女性,從沒有受過正式的教育,一生都在為生活而忙碌,任勞任怨,勤儉持家,即便是臨終前幾天,仍是不歇地忙於家務。她不曾說過為人處事的大道裡,只是一直甘願做、甘願受,偶爾的嘮叨,也是對親人的苦口婆心。
為了減輕母親癌病治療期間的病痛之苦,無助之餘,我只能祈求佛菩薩的大慈大悲,也因此開始親近佛法,想用更精進的禪修,使自己能更有智慧面對人生的不圓滿、不如意,坦然面對這些無奈。
這期間,對佛法禪理的初步了解,使我與母親獨處時,能給予她心靈的慰藉,不畏懼地坦然接受這一切本然的因緣果報。只願母親以喜悅圓滿的心,前往更法喜的淨土世界,對我們這群子女不要有罣礙、對世間不要留戀不捨,因為,一切都是最美好的安排。
接觸佛法,讓我往後的生活有了重心與心靈的歸依;也感謝母親的冥冥助緣,以身教示現菩薩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