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金門訊】鸕鶿來了!金門每到十月下旬,鸕鶿大軍就會從北半球高緯度地區飛至金門過冬,牠們喜愛夜棲慈湖、陽明湖和小金門陵水湖及西湖等地區的木麻黃林,其中又以慈湖之夜棲族群最為龐大,據金門國家公園監測結果,近年最大族群數量為今年一月的一萬三千零五十四隻;鸕鶿在十二月也破萬隻,數量達一萬一千三百三十隻。
在金門每到冬季時節都可看到成千上萬的鸕鶿於慈湖、太湖及烈嶼的西湖大量群聚,白天聚集於洲渚,夜晚則飛到樹林上層過夜,數量在十二月至隔年一月可達到最高峰,尤其傍晚時分「萬鳥歸巢」的盛況更是許多賞鳥愛好者趨之若鶩的奇景。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金門目前是東亞地區最大的鸕鶿度冬族群,也是生態旅遊及生物多樣性保育的重點。金管處近年持續進行金門度冬鸕鶿族群量的長期監測,除可累積鸕鶿族群的生態資料,更能作為金門地區自然環境品質的參考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