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軍長年來對官兵體能測驗,向以仰臥起坐、伏地挺身與三千公尺跑步作為要項,也是官兵能否留營續服現役的條件之一。但立法院月前作成決議,要求精進為專業體適能,並要求新建營區都要增建專業體適能訓練場地。
陸軍特戰指揮部日前證實,在陸軍司令部推廣下,實施美國陸軍甫於十月達到初始作戰能力(IOC)的「新式戰鬥體適能」,特指部成為陸軍試行單位,與傳統三項體能相較,部隊作出「除難度有所提升,在訓練上更能加強官兵肌耐力、協調性、心肺功能及爆發力」的結論。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在預算案中作成主決議,請國防部於今年年底前,於既有與未來新建營區增建專業體適能訓練場地;入伍訓練期間與分發至各單位後依各單位任務性質精進相關體適能訓練進行評估。
這項指示是有「三鐵將軍」稱號的陸軍司令陳寶餘所下達,原傳稱可望於明年取代三項體能,但遭陸軍司令部否認,但部隊確實已開始試行。陸軍特戰指揮部日前舉行美陸軍「新式戰鬥體適能體驗活動」,官兵分別操作「硬舉」、「站姿力量投擲」、「T型伏地挺身」、「負重拖曳衝刺」、「懸垂舉腿」及「二英里跑步」等六個項目。
美國陸軍新式戰鬥體適能介紹:
第一項「硬舉」:受測者可依自身能力,在五分鐘內選擇不同重量之槓片,進行三次相同重量硬舉。
第二項「站姿力量投擲」:受測者必須在三分鐘內,將重達四點六公斤的藥球向後拋擲二次,取距離較遠成績計分。
第三項「T型伏地挺身」:受測者在二分鐘內,以俯臥姿勢進行傳統伏地挺身,但在每次完成伏地挺身後,須將雙手向外攤開,再回到原本伏地挺身姿態。
第四項「負重拖曳衝刺」:受測者須在四分鐘內,分別以「快跑衝刺」、「負重拖曳」、「側併步」、「負重前進」、「快速衝刺」等六種模式,完成全長達二百五十公尺之測驗。
第五項「懸垂舉腿」:受測者須在二分鐘內,運用肘、臂、腰之力量,抬起雙膝觸碰肘部。
第六項「二英里跑步」:受測者須在二十一分鐘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