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物語 鼠輩剋星一頁興衰史

文/林育安(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副教授 |2019.12.29
2227觀看次
字級

文/林育安(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副教授)

再過一個月就是金鼠年了,在介紹可愛的「鼠輩」前,不妨先來認識牠們的天敵──貓咪,其實,現代人養寵物貓,大多錦衣玉食,一生根本見不到幾次飛奔活跳的老鼠,更有一說是,貓咪只是喜歡和會動的東西玩「捉」與「放」的遊戲,對老鼠務必堅壁清野,純粹是人類的誤解……

一般人對於「貓」的印象,總覺得牠神祕孤僻且不好相處。網路上年輕人稱其為「喵星人」,愛貓人士自稱「貓奴」,在在顯示貓咪是一種迷人、難懂又傲嬌的動物。

貓屬於貓科動物。在貓科動物中除了貓之外,其實還包括了老虎、獅子、豹、猞猁、藪貓、兔猻和獰貓等動物。雖然牠們都是貓科動物,但是和貓卻有些差異之處,例如體型方面:貓的體型小,但是獅子、老虎、豹、猞猁、藪貓、兔猻和獰貓的體型卻很碩大,約是貓體型的五至三十倍大。

貓科動物習性大不同

攝食方面,由於貓很早就被人類所飼養,其主要食物來源由飼主決定,長久下來,貓已有雜食現象,不再全以肉食為主。至於生活在野外的貓科動物,則還是以肉食為主。

生活習性方面,除了獅子是過著群居性的生活外,其他的貓科動物一般都是獨來獨往。但是,到了繁殖期時,這些獨來獨往的雌雄貓科動物,會做幾天的短暫相處,之後就相忘於江湖,由雌性貓科動物獨自懷孕生產、哺育幼子。

在獵捕動物方面,貓科動物多半都會利用身上具有的點狀或條紋狀花紋偽裝欺敵,並隱藏於森林或草原中,避免被獵物發現其蹤跡。

此外,有些貓科動物喜歡爬到樹幹上,除了可以居高臨下讓視野更開闊,預防被其他肉食性動物攻擊外,也能看清楚遠方獵物的一舉一動。

僅豹爪無法收放自如

有些貓科動物例如藪貓,在其左右耳朵背面的前端,各有一個白毛斑塊,看起來很像是一對眼睛,對於想從背後偷襲的肉食性動物,具有嚇阻作用。

爪子方面,貓科動物中,除了豹的爪子永遠露在外面,無法收放自如外,其他貓科動物的爪子,平時是收縮在腳趾前端肉墊裡,以免行走時發出聲響,同時可防止爪子被磨鈍。當其要捕抓獵物或是生氣、打架時,利爪便會從腳趾前端伸展出來。

貓爪的用途除了捕捉獵物外,另一個功能是如同運動選手所穿的釘鞋一樣,可以增加追捕獵物時的抓地力,避免在追捕獵物的過程中因轉彎而滑倒。

馴化性方面,貓可以被人類馴化而飼養,但其他貓科動物野性頑強,不易被馴化飼養。叫聲方面,貓和其他貓科動物例如老虎和獅子的叫聲,也是相差十萬八千里,家貓野貓的叫聲大多是奶聲撒嬌的「喵、喵」叫,而老虎和獅子則是嚇人的吼叫雷鳴聲,在森林中甚至可聲聞數里、響徹雲霄。

貓吼獅吼為何差很多

大家或許會好奇:同樣是貓科動物,為何吼聲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

主要是聲帶結構的差異所致,貓的聲帶形狀為三角形,而老虎和獅子的聲帶是正方形,聲帶中還有可伸縮的褶皺,非常具有彈性和韌性,使聲帶組織能更大幅度伸展,有利於流過的空氣根據聲帶振動而做出相應的回應。因此,牠們僅需要在肺部施加較少壓力,就能發出驚人的咆哮聲。

根據人類進化史記載,貓進入人類生活約比狗慢五千年,可以確定的是,貓未被人類飼養馴化前是生活於野外,但家貓的祖先究竟是森林野貓、非洲野貓或亞洲沙漠貓,曾有很長的一段學術爭論過程。

何種野貓是家貓祖先

事實上,森林野貓天性兇猛,不喜歡和人類接觸,即使被捕捉到也無法馴養,所以動物學家據此推測:森林野貓不可能是家貓的祖先。非洲野貓和森林野貓一樣,喜歡在夜間活動,因此,不易被人看見,但如果非洲野貓的幼貓一出生即被捕捉,仍有機會被餵食和馴服。至於亞洲沙漠貓,和非洲野貓相近,易和人類親近。上述三種貓中,由於非洲野貓最常居住在人類住處附近,因此,生物學家們認為,非洲野貓應是家貓的祖先。

人類最早記載飼養貓咪的證據,起源於埃及(聖經記載,約在埃及第四王朝,西元前二五七一〜二五七八年)。由於尼羅河每年夏季泛濫成災,洪水常會將上游大量的肥沃泥沙沖刷到下游,並堆積形成三角洲,埃及人就在此種植農作物並連年大豐收,穀倉中因而鼠滿為患。埃及人於是將非洲野貓捕捉回來飼養,以協助捕捉穀倉中的老鼠,一段時間後,鼠患警報解除,非洲野貓也馴化成為家貓。

埃及人把貓當神聖物

到了第五王朝或第六王朝,埃及人逐漸崇拜貓的靈活、健壯、詭祕且是獵鼠高手,並視其為神聖動物,其後的王朝,更將貓當成家神,稱為「喵嗚」。當貓死後,主人則會舉行哀悼,並在貓身上塗上防腐香油製成木乃伊。考古學家後來研究這些貓木乃伊,證實這些家貓是起源於非洲野貓,而非原先認為的奧克貓。

貓在古埃及時期,已是很普遍的家畜,卻經過相當漫長的時間後,才被傳到義大利,之後逐漸又被傳到整個歐洲。在當時,歐洲有許多作家並不知道貓為何物,直到西元一世紀時,歐洲一位名叫普盧塔克的古典作家,才在著作中提及貓和人生活在一起。

命運起伏迭宕很極端

西元一千年左右,當時所訂定的法律:規定置貓於死的人,必須以綿羊、小羊或小麥作為賠償。西元八世紀時,德國還沒有半隻貓,但到了十四世紀時,貓在德國卻變成非常珍貴的動物,甚至是農地買賣時應該一起讓渡的「動產」之一。

然而到了中世紀時,貓卻慘遭厄運。由於基督教會不願和異教徒的偶像有所關連,發起了一場迫害貓的運動,認為貓是魔鬼的化身,使貓大量被殺害。直到十八世紀,貓才又重新成為家庭中的常見動物,十九世紀時,貓被飼養已非常普及。

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今的家貓被人類飼養當為寵物,或是所謂的伴侶動物,並且餵食人工調配而成的飼料,因此現今所飼養的家貓,早已失去了以前貓捉老鼠的用途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