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滿佳
韓劇《約翰醫生》主角車約翰,本身是個先天無痛覺和無汗症患者,影片中那場他神色自若為自己縫合胸部刀傷的戲,讓人聯想到三國時期關羽刮骨療傷的神勇,難不成關老爺也是這種罕病患者?全劇角色的設定極富爭議性,就像他同事所質疑,一個不知疼痛感受的醫生如何醫治患者的疼痛,恐怕只會讓他們飽受痛苦折磨而死吧!
但車約翰行醫毅力堅定,他主張醫師對病患的痛苦不是憐憫而是認同,當患者感覺恐懼時要留在他們身邊,聽他們訴苦並撫慰,思考什麼是最有利的治療,直到生命最後一刻。這份視病如親醫者父母心的襟懷,令人肅然起敬。
戲裡有個也是先天無痛覺的高中生,因為沒有痛感,被同學認為裝強壯遭霸凌圍毆,身上傷口累累,後腦撞擊桌角產生淤血,但他就是不覺疼痛,反而是想健身增強肌肉,誤用類固醇導致昏迷才送醫急救,經搶救仍傷重不治。影片如實揭露人類的劣根性,強烈譴責霸凌的惡行,善盡媒體導正偏差行為之責,值得嘉許。
然而,這意外深深打擊車約翰的信心,加上此刻他的健康也亮起紅燈,經常出現耳鳴、暈眩、手指顫抖等現象,主治大夫警告他想活命應該退出醫療工作休養。或許是受生命卡關的激發,他毅然決定以自身投入國際臨床病理實驗,盼能研發新藥醫治同病相憐者。
歷經兩年試驗治療,新藥證實有效,車約翰精神奕奕回到他最愛的醫療工作崗位。這回他有了新抉擇,要參與重症患者的緩和治療行列,陪伴病人在臨近生命終結的同時,繼續好好活下去,落實他照顧病患到生命最後一刻的主張。
以前曾聽過有人是先天無汗患者,小心翼翼艱難的生活著,不知還有無痛覺者,事實上,它是遺傳性感覺自律神經障礙的罕見疾病,全球病例不多,無法進行實體研究,目前醫界尚未發現有效的治療方法。
正因罕病難治,導演才塑造悲天憫人的約翰醫生,願身先士卒接受試驗製造有效藥劑帶給罕病患者希望,讓他們的生命也能像影片那樣有個美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