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良(左)二○一四年與三女林瑋及著作合影。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以散文《小太陽》著稱的兒童文學作家林良,昨晨七時在家中平靜過世,享耆壽九十六歲。他的三女林瑋說,父親一直勉力寫作,沒有任何病痛,安詳離開,最後一次「看圖說話」專欄將在下周一《國語日報》刊出。
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林良對台灣兒童文學開創與發展影響深遠,是台灣文壇永遠溫暖的小太陽,將呈請總統褒揚。
林良出生中國大陸福建廈門,筆名子敏,淡江大學英國文學系、台灣師範學院(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國語專修科畢業。他任職國語日報社五十六年,曾任社長、董事長,長年創作兒童文學,並寫作《小太陽》、《和諧人生》、《在月光下織錦》等多本散文,在《國語日報》翻譯多年的「小亨利」與「淘氣的阿丹」專欄也膾炙人口,讀者跨越台灣四代人。
小中風後仍執筆
從不拖稿
任職國語日報社期間,林良促成《兒童文學周刊》創刊、兒童文學牧笛獎成立,另於一九八四年與文友發起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擔任第一屆理事長。曾獲國家文藝特別貢獻獎、金鼎獎終身成就獎、第十六屆國家文藝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特別獎等。
林良有三名女兒,許多著作內容都以家庭生活互動為主,《小太陽》就是他用來形容當時初生的女兒。當初書中主角、今成《國語日報》主編的林瑋表示,她最敬佩父親的地方就是非常有毅力,近二十年來她擔任父親「看圖說話」等專欄的主編,父親從不拖稿,即使四年前小中風後無法寫長文,仍持續寫短文,意志驚人。
去年林良以九十五高齡發表新作《蝸牛:林良的七十八首詩》,獲書評網站Openbook評選為最佳童書獎項,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年長的得獎作家。林瑋說,近三個月父親體力較弱,專欄改為父親口述、她抄寫後再讓父親確認,沒想到上周幫父親抄的就是最後一期。
提攜後進
展現溫婉與謙遜
林良過去在兒童文學領域創作無數,曾獲信誼幼兒文學獎的特別貢獻獎。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與其也有深厚交情,她說,林良面對創作者邀請寫序,都樂於幫忙。因為林良總是能找出每個人的優點,始終以長者風範,提攜後進;所以在與林良往來中,也學習到他的溫婉與謙遜。
張杏如分享,在兒童文學成就裡,林良寫給孩子的內容,不是雕琢的文字,而是直指人心的表達,帶給不同年紀的讀者感動,成功打動每個人心中的那根弦。
聯經出版兒童讀物組主編黃惠鈴說,林良就是童書創作者心目中的大家長,作為兒童文學界前輩,無私地投入熱情、生命,並在生活中實踐。近年即使年歲已高,仍親自出席許多兒童閱讀的相關活動。
「他在的地方就是一個聚集點,把關心兒童文學發展的人團結在一起。」她說,林良除在兒童文學的貢獻,本身也是個資深編輯的出版人,在大家眼中是文學理想的精神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