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遊客到美術館為欣賞藝術品,奧地利攝影師卓思晨(Stefan Draschan)卻為了藝術欣賞者而來,他為了拍下理想中的佳作,常在館中角落裡一待好幾個小時,等著自己想要的巧合出現。
大多數遊客到美術館為欣賞藝術品,奧地利攝影師卓思晨(Stefan Draschan)卻為了藝術欣賞者而來,他為了拍下理想中的佳作,常在館中角落裡一待好幾個小時,等著自己想要的巧合出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大多數遊客到美術館為欣賞藝術品,奧地利攝影師卓思晨(Stefan Draschan)卻為了藝術欣賞者而來,他為了拍下理想中的佳作,常在館中角落裡一待好幾個小時,等著自己想要的巧合出現。
在卓思晨分享在網路的系列作品中,大都是賞畫者的背影,彷彿刻意安排出來似的,這些背影竟然宛如畫中的一部分,好像他們不小心從畫中掉出來。
畫中一個紅衣女郎身上的大紅色跟畫中人物的衣著簡直沒有色差,而且連韻味也很貼近呢!畫中的人斜眼瞄著賞畫者,好像在說:「唉,你終於來了!」
另一幅畫中的人物,是相當有「份量」的圓肚皮先生,沒想到畫作前也來了一個同等級、份量相當的欣賞者,雖然中間間隔了千百年的歲月,不過真的像極了兩個對望的兄弟。
還有拿著相機忙著拍攝的女性遊客,不知道自己的後面,也有相機正在拍她呢!衣服的色調,像夏天微風吹過開滿花草的湖面,與眼前的畫作非常調合、彼此呼應(圖╲取自網路)。
前來賞畫的遊客有的穿著跟名畫同一色系、零色差的衣服,有的則留著跟畫中人物或時代相近的髮型。畫中人跟賞畫者雖然間隔著千百年的歲月,但賞畫者站在畫前的那一瞬間,卻跟畫中人物有了不可思議的奇妙聯繫。
站在畫前看佳作的遊客,不知道自己也變成別人的佳作;彷彿大師在當年預留的神來一筆,如今他們回來為名畫補上這筆餘韻,而攝影師將這巧妙的一刻定格下來,讓網友分享這些奇妙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