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堡礁珊瑚上月大規模產卵。圖/法新社
澳洲大堡礁珊瑚上月大規模產卵。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全球科學家急切挽救珊瑚礁,《華盛頓郵報》報導,有研究員在加勒比海打造「育嬰房」,試圖在被破壞的珊瑚礁上培育新生珊瑚,也有科學家在夏威夷嘗試繁殖更能適應海水變暖的珊瑚;英國與澳洲研究團隊上周提出另一種非常規策略,在瀕死珊瑚礁播放健康珊瑚礁的嘈雜聲音,把魚群吸引回來,幫助復育珊瑚。
研究作者之一的英國艾克斯特大學海洋生物學教授辛浦森(Stephen D. Simpson)說:「健康珊瑚礁是很喧譁的地方,急躁的蝦子會劈啪作響,魚群會發出歡呼和嘀咕聲,這些聲音合成一道繽紛的生物聲景。」幼魚尋覓棲地時,會朝聲音而去。
辛浦森表示:「珊瑚礁被破壞,就會變得一片死寂,魚蝦都消失了,但利用擴音器復原那道失去的聲景,我們可以把幼魚吸引回來。」
研究團隊二○一七年十至十二月在澳洲大堡礁北部環礁湖進行為期六周的實驗,把水下擴音器架設在死亡珊瑚群中,播放事先在健康珊瑚群中錄好的聲音。研究上周五刊登在《自然通訊》期刊。
研究團隊發現,與一片寂靜的死亡珊瑚群相較,在播放健康珊瑚群聲音的死亡珊瑚群中聚集的魚有兩倍之多。在播放健康珊瑚群聲音的實驗組中,生物種類數量比其他珊瑚群多了百分之五十,且新的魚群聚落涵蓋食物網各階層。重要的是,這些魚來了就有留下的打算。
根據報告,這種「聽覺施肥」方法,對增加幼魚數量有正面影響,有播放聲音的珊瑚礁能更快引來魚群,魚群也停留得更久。研究員表示,把魚群引回來,無法修復珊瑚礁已毀壞的部分,但如果受損的珊瑚礁擁有健全的魚群聚落,魚群能幫助珊瑚維持健康,珊瑚礁就更有機會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