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沙山會唱歌 還會吃手機

 |2019.11.30
2631觀看次
字級
遊客在敦煌鳴沙山體驗滑沙。圖/新華社
甘肅敦煌的鳴沙山月牙泉景區,遊客年年增多。圖/新華社
甘肅敦煌的鳴沙山月牙泉景區,遊客年年增多。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有處「吃手機」的地方!位在甘肅敦煌的鳴沙山,遊客來此玩沙、騎駱駝,一不小心手機掉入沙裡,風再一吹,手機就不見了。當地警方稱每年可從沙裡找回一百三十支手機,沒找到的可能更多,鳴沙山也被戲稱是手機「收割機」。

鳴沙山是甘肅省著名旅遊風景名勝區,位在敦煌市南郊七公里,面積約二百平方公里,延綿四十公里,南北寬二十公里,高度一百公尺左右,最高峰一百七十多公尺。海拔一千六百五十公尺,宛如兩條沙臂張伸圍護著月牙泉。鳴沙山沙峰起伏,遊客順坡滑落,還會發出轟鳴聲,有人形容會「發出轟隆的巨響,像打雷一樣」,一些科學家還就此專門進行科學的探究和推測,主要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為靜電發聲說。認為鳴沙山沙粒在人力或風力推動下向下流瀉,含有石英晶體的沙粒互相摩擦產生靜電。靜電放電即發出聲響,響聲彙集,聲大如雷。

第二種為摩擦發聲說。天氣炎熱時,沙粒特別乾燥且溫度增高。稍有摩擦,即可發出爆烈聲,眾聲匯合一起便轟轟隆隆而鳴。

第三種為共鳴放大說。沙山群峰之間形成了壑谷,是天然的共鳴箱。流沙下瀉時發出的摩擦聲或放電聲引起共振,經過共鳴箱的共鳴作用,放大了音量,形成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