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解決「雞蛋水餃股問題」,金管會訂定台股上市公司退場機制,將於明年四月正式上路;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昨天表示,目前有十二檔股票符合條件,將列為觀察名單。但立委質疑三年半才退場時程拖太久,業者也建議縮短退場時間。
金管會證期局說明,下市機制有兩大條件:第一,簽證會計師出具繼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查核報告;第二,每股淨值低於三元。一旦因上述遭打入全額交割或採分盤交易後,逾三年仍無法改善,將先停止交易,停止交易後滿六個月仍無法改善,就會強制下市。
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昨天在立法院財委會上表示,符合上述情況,證交所密切注意中的有十二檔股票,電子產業、傳統產業都有,市值約一百零六億元,約占台股全體市值三十五兆的萬分之三;只要一經通知沒有改善,等相關程序走完,預計在二○二四年初就得退場。
許璋瑤強調,過去是淨值負數,或遭到退票成為拒絕往來,股票才會下市,未來訂定出全新標準,是要給公司緩衝一年的時間,畢竟過去五十年來都沒處理雞蛋水餃股這一塊,希望透過這項機制讓資本市場愈來愈健全。
立委:拖太久 易遭炒作
立委余宛如則質疑,台灣下市流程走完要三年半,相較於美國九十天、香港十八個月,明顯拖較久,很容易被有心人士炒作,進而「借殼上市」。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回應表示,強制下市的規定在於改善、解決問題,不是為了處罰而處罰,所以才會訂出三年六個月的時間,這樣對投資人也比較有保障,至少能夠知道自己投資的股票是否體質不佳,同時緩解對投資人的衝擊,不是貿然就令上市公司退場。
不過,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認為,下市機制主要是給公司派大股東壓力,若公司經營者、大股東無心經營,何必放任這公司在市場這麼長時間,「搞三年多淨值三元都不到,只是死水一攤,三年半多拖一下總統都換一個了」,建議考慮效仿美國資本市場重視效率,也較能刺激台股活力。
此外,MSCI最新一季權重將於今天調整生效,台股遭MSCI兩大指數「雙降」。金管會預估,這波權重調整後,將使資金淨流出共約十五點一九億美元,約新台幣四百六十二億元,占外資持有市值約百分之零點二九。顧立雄認為目前對台股影響不大,現在台股基本面好、本益比好、殖利率高,外資還是會青睞台灣市場。
另一方面,許璋瑤說,證交所也將下修明年台股日均量目標值,今年原本預估為一千二百五十億元,但因應國際經濟情勢變化,明年景氣恐往下調整,保守預估明年日均量目標將下修至一千二百億元。至於明年IPO家數目標數,許璋瑤表示,初步討論為二十四家,與過去兩年平均值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