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狂人 蓋石屋緬懷父親

江俊亮 |2019.11.22
2590觀看次
字級
被喻為「石頭狂人」的柯冬雄與他一手打造的石屋。圖╱記者江俊亮
柯冬雄的第二間石屋。圖╱記者江俊亮
柯冬雄打造的石屋,用了數萬顆石頭。 圖╱記者江俊亮

【記者江俊亮專題報導】「撿石頭,是一種最高等的享受!」被喻為「石頭狂人」的柯冬雄,不僅家中蒐藏數萬顆奇珍異石,還在嘉義東石老家蓋三座石屋。他說,蓋石屋是為了緬懷父親,也體認環保的重要:「畢竟地球只有一個!」

現年六十一歲、愛石成痴的柯冬雄,身材精壯,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從事環保工程的他,十七歲就外出工作,事業有成之後開始玩盆栽,後來改玩奇木。

柯冬雄說,一九九三年間,有一名在國中任教的老師,要向他買一根「看起來歷經滄桑的杉木」做為和室的「精神柱」,因為他當時蒐集不少杉木,就免費奉送,老師喜出望外,於是回贈一顆在花東縱谷拾獲的「綠泥石」。

柯冬雄看到這顆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的「綠泥石」,非常美麗,自此與石頭結下不解之緣,也在老師的帶領下,進入奇石的世界。

他尤其喜歡蒐集圓形的石頭,認為圓石不僅代表圓滿,也是大自然最神奇之處,「想想看,原本有稜有角的石頭,要經過了多少歲月,才能被磨圓?」

圓石代表圓滿

看見大自然神奇

在柯冬雄老家,遍地都是石頭。他說,撿了二十幾年石頭,踏遍全台兩百多條溪流,哪裡有龜甲石、蜂巢石、神龜紋石、青龍石、夜光石等,他都記在腦海裡。

「建造石屋是夢想,也為了追憶父親。」父親在東石圍潭老家留了兩分地給柯冬雄,二○一○年開始,他先後花三年時間蓋了第一間石屋,此後陸續完成第二間、第三間,還把父親生前穿的拖鞋崁在石牆上,他說:「一看到那雙拖鞋,就想到父親。」

此外,他也把登山鞋、當兵時用的水壺,通通鑲嵌在石牆上。柯冬雄說,他當兵三年都是聽令行事,因此退伍第一件事,就是「做自己」,後來花了七天,從台北關渡走路回嘉義東石老家:「不為別的,只為年輕留下印記;這個水壺,就是我年輕時的印記。」

撿石山洪爆發

靠長鍬逃過一劫

撿了二十幾年石頭,柯冬雄的故事一籮筐,二○○一年間在嘉義縣中埔鄉赤蘭溪撿石頭時,突然山洪爆發,那時「彷如猛虎出柙似的洪水,一下子捲來,水位頓時上升一、兩丈高,想逃都逃不掉。」

所幸,命大的他,連忙將隨身攜帶的長鍬往溪底一插,身體頓時飄了起來,然後抓住岸邊的草木,才幸運躲過一劫。

另一次則是在台東海邊,他看到海裡有顆非常漂亮的石頭,於是下海伸手去抱,卻未考量海水的浮力,等到石頭出水差點被壓倒,才發現這顆石頭竟重達八十公斤。

他說,有一次南投中寮溪山洪暴發的隔天,他發現溪中出現水潭,水潭中央浮出沙洲,沙洲上堆積一些被沖下來的石頭,他於是游到沙洲上尋寶,在沙洲上發現一顆被撞破、裂成兩半的大石頭,石心竟包藏一顆漂亮的龜甲石,讓他如獲至寶:「真的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柯冬雄表示,透過撿石頭,讓他發現台灣之美,也因為近年來,他發現淺山的石頭變少了,「不是被撿走,而是被沙、土覆蓋住─這意謂水土保持被破壞了!」從事環保工程的他說:「這讓我很感傷,也更加體會環保的重要。」

他說,撿石頭可以看山、看水、想事情,有時會進入渾然忘我、與自然合一的境界,真的妙不可言。不過,他近幾年已不再撿拾,但還是會去山上走走,他說:「去看看就好,因為喜歡不一定要擁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