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歲小孩街道旁跳起阿波舞,並隨著表演隊伍節奏舞動身體。圖/擷取自YOKOSO AWAODORI TAIWAN影片
【編輯張睿杰/綜合報導】一位日本2歲男童(ゆうま君)在街道旁看阿波舞隊舞表演,竟有模有樣地手舞足蹈起來,舉手投足完全符合節奏,顧盼生風,可愛的表演被民眾錄下上傳到FB,吸引3.3萬人觀看。
影片是在2013草加宿場まつり拍攝,表演連隊是來自埼玉南越谷的いなせ連。影片中的男童當時2歲,跳日本四國島德島縣的傳統舞蹈阿波舞有模有樣,聽到鉦的聲音停止,會靜止不動。鉦是控制整個樂隊和舞團的指揮者。
日本很多小孩3、4歲就開始跳阿波舞,例如曾經到高雄公演的阿波舞振興協會,有很多20幾歲的女舞者,練習阿波舞已經有17、18年,差不多在幼稚園就開始習舞。

影片來源:YOKOSO AWAODORI TAIWAN 和 埼玉南越谷いなせ連授權
阿波舞是什麼
阿波舞(日文:阿波踊り或阿波おどり)是起源於日本德島縣(令制國時代為阿波國)的一種盆舞,以三味線、太鼓、鉦鼓、篠笛以二拍子節奏伴奏,搭配舞蹈者的聲音及手部動作的集體舞蹈,但其並沒有特別固定的模式,相當隨興。此外,阿波舞也會被稱為傻瓜舞、阿呆舞。

圖說:跳阿波舞的人們會組成名為「連」的隊伍,在表演隊伍的最前方會有人提著連名的燈籠帶領整個隊伍出場。圖/擷取自YOKOSO AWAODORI TAIWAN影片
阿波舞的起源沒有明確考據說法很多,一般認為最初是以宗教活動中的「精靈舞」和「念佛舞」為原型而發展出來。
據傳,阿波舞起源是在1587年,德島藩第一代藩主蜂須賀家政為慶祝德島城的完成,在城內舉辦宴會時,百姓在喝醉之時隨手跳的舞,後來變演變為現在的阿波舞。由於阿波舞已經成為德島縣的代表文化,在德島縣內的許多中小學都會在體育課中教授阿波舞,並在學校相關活動中安排阿波舞的節目。

圖說:阿波舞起源於日本德島縣,是令制國時代為阿波國的一種盆舞。圖/擷取自YOKOSO AWAODORI TAIWAN
喜歡阿波舞請進YOKOSO AWAODORI TAIWAN粉絲專頁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awaodori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