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提醒,開車時遵守交通規則、不分心,七成車禍可避免。
圖╱台中市警察局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馬路如虎口,近來接連發生賴男毒駕賓士車撞死中興大學黃姓學生、阿嬤載資優生孫返家雙遭砂石車輾斃車禍等憾事,綜觀全台都會區易肇事路段,幾乎都是交通要道,上下班尖峰時段因車流量大,提高車輛碰撞的風險。盤點全台都會區易肇事路段,提醒民眾行經時,不論是駕駛或行走都要格外注意。
台北╱三大圓環
路口多事故
台北市三大易肇事路口都是大圓環,分別是基隆路及羅斯福路口、仁愛路及敦化南路口及中山南路與凱達格蘭大道路口,每年平均都會發生約百件車禍;地處交通要道、車流量多,也是上下班時易堵塞路段。
台北市交通大隊形容是「多事故路口」,圓環交通動線複雜,多要道匯集到同一圓環,不但馬路大、車道多,車流量也大,發生車禍機會也比一般車道高。發生車禍原因,基、羅路口是未依規定左轉、變換車道不當;仁愛、敦化路口是變換車道不當;中山南、凱道口則是未保持行車安全間隔。
新北╱行經三重、
土城、新莊要小心
新北警方統計截至今年十月為止的十大易肇事路口,以三重區重新路、五谷王北街口以三十一件居冠,土城區金城路二段、明德路口以二十六件居次,新莊中正路、龍安路口和五股區疏洪一路、疏洪十路口以二十五件並居第三名。警方分析,這幾個路口主要肇事原因有違反號誌管制或指揮、變換車道不當和未依規定轉彎。
台中╱死亡車禍
大里、西屯區最多
台中市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表示,今年一至九月,前三大易發生交通事故的路段分別為:西屯區台灣大道、西屯區西屯路、潭子區中山路。三路段事故發生時間,都以十六時至十八時最多。
進一步分析,今年一至九月 (車禍事故死亡)類交通事故以大里區最多,西屯區位居第二;發生事故時段以八至十時最多,十四至十六時次之。事故發生原因以未注意車前狀態,包括汽機車與路段穿越的行人發生碰撞、汽機車追撞停等紅燈的車輛、汽機車追撞路邊停車的車輛、自撞、自摔等最多,未依規定讓車次之。
高雄╱高速公路
兩側馬路常出事
高雄市今年一月至十月易肇事路口前三名,分別是苓雅區中正一路與高速公路西側、東側便道口,前鎮區中山四路與中安路居第三。車禍肇因以「未保持安全距離」最多、其次是「未注意車前狀態」及「變換車道或方向不當」。
交通事故診療團
執法因地制宜
台中市交通大隊事故處理組組長陳盈良表示,今年五月成立「交通事故診療團」,匯集各地車禍案件,透過大數據分析肇事原因,細分出事故肇因、熱時、熱點,依地區特性,因地制宜研擬有效的交通執法、取締重點。
大部分地區前五大事故肇因幾乎都是:未注意車前狀態、未依規定讓車、未保持行車安全距離、任意變換車道、酒後駕駛失控等。交警提醒民眾,開車時如能遵守交通規則、不要分心看手機、恍神等,七成車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