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澳斷橋在水下的殘體清理後,昨晚六時恢復為斷橋前一百公尺寬的正常航道。圖/羅建旺
【本報宜蘭訊】南方澳斷橋至今一個月又一個周,昨天清晨最後一塊橋面版由萬噸平台船「宏禹一號」以吊車吊離,斷橋在水下的殘體清理後,二十公尺的臨時航道昨晚六時恢復為斷橋前一百公尺寬的正常航道。
拆橋二十八天約耗費三千萬,交通部今將說明復建與未來新橋興建。
南方澳跨港大橋十月一日斷裂,斷橋造成多人死傷、壓毀三艘漁船,也阻礙航道,拆除斷橋作業從十月九日展開,前晚十時在吊離最後三塊斷橋橋面版時,就一度卡住,經施工團隊以潛水伕水下焊切排除,昨天凌晨四時完成。
昨天中午全數吊卸下,並存放在蘇澳港8號碼頭之後,象徵跨港大橋正式走入歷史,拆除工作完成。
同時,昨天由小型工作平台與挖土機等接手,清撈航道水下的殘餘鐵欄杆及破碎混凝土塊等雜物,由潛水伕複檢及測量確認水深後,昨晚六時全面恢復漁船通航,由二十公尺寬的臨時航道,恢復到斷橋之前、一百公尺寬的正常航道。
台灣港務公司表示,斷橋完拆,即是把阻礙到漁船進出航道的橋體及殘體全部清光,靠岸兩端的陸域上還有部分橋體殘體還要陸續清理,至於斷橋兩端在陸域上的橋墩與引道,將暫時保留,會等未來新橋設計完成,看要共構或銜接。
對於南方澳跨港大橋斷裂後的復建工作,交通部政務次長黃玉霖今天將在蘇澳區漁會說明。新橋工程預計將由工程經驗豐富且專業的蘇花改團隊承辦,至於新橋採何種建築形式?則將在安全考量下,配合南方澳觀光與地方需求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