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送埤火車站,是羅東到土場森林鐵道的中繼站,擁有數不盡的美麗懷想;尤其最具特色的迴轉盤,依然靜靜地在原址上,細數歲月的風華。
圖/宋隆輝
文/宋隆輝
天送埤火車站,是羅東到土場森林鐵道的中繼站,擁有數不盡的美麗懷想;尤其最具特色的迴轉盤,依然靜靜地在原址上,細數歲月的風華。
全長超過三十六公里的羅東森林鐵道,主要任務是為了運送太平山的木材到羅東的貯木池存放,當然也會附掛三節載客車廂,讓偏遠山區的人們,享有便捷的交通設施;從一九二四年通車之後,一直到一九七九年功成身退,在這近一甲子的歲月中,身負重任的「森鐵」,除了颱風季節鐵路中斷之外,全都任勞任怨的達成全程輸運任務。
天送埤至土場區間,鐵道緊鄰蘭陽溪南岸而建,依山傍水,多數路段是橋梁與隧道,颱風季節風強雨驟、山洪暴發,鐵路橋梁不堪摧殘,時時上演柔腸寸斷的畫面,迫使鐵路輸運中斷;至於羅東至天送埤區間的鐵路,鋪設於平坦的蘭陽平原受到風災與水災的影響甚微,為了讓火車能夠正常疏運旅客,迴轉盤的任務顯得非常重要。
每當鐵路中斷之際,火車從羅東行駛至天送埤後,無法繼續前行至土場,只好從天送埤掉頭駛回羅東;由於當年是蒸汽火車,動力比較不足,火車頭必須調頭,這時候先將火車頭駛上迴轉盤,藉著人力操控,旋轉一百八十度,緊扣載客車廂之後,火車便能快樂地奔馳於蘭陽平原上,讓羅東與天送埤之間的交通旅運暢通無阻。
令人懷念的羅東森林鐵道,雖然鐵軌已經拆除,然而天送埤火車站的站體卻保存得非常完好;為了推展觀光產業,於是在車站前方空地,鋪設三百多公尺長的環狀鐵道,並打造復刻版小火車,讓懷舊與愛好旅遊的人們,多了一個搭上小火車的美好選項。
每逢假日,好多遠地而來的遊客,除了搭上小火車繞行,創造無限歡樂之外;「迴轉盤」更讓許多家長與小朋友心生好奇,紛紛前來一探究竟,對於羅東森林鐵道「百年盛事,太平山傳奇」,擁有了更多的認識與追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