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數位化 佛光山展人文底蘊 人間社記者鄭淳云新加坡報導 |2019.10.18 語音朗讀 198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應蘭卡斯特教授(圖)之邀,妙光法師(圖)、有在法師(圖),在太平洋鄰里協會年會中,分享佛典數位化的發展。 圖╱人間社記者鄭淳云 應蘭卡斯特教授(圖)之邀,妙光法師(圖)、有在法師(圖),在太平洋鄰里協會年會中,分享佛典數位化的發展。 圖╱人間社記者鄭淳云 應蘭卡斯特教授(圖)之邀,妙光法師(圖)、有在法師(圖),在太平洋鄰里協會年會中,分享佛典數位化的發展。 圖╱人間社記者鄭淳云 【人間社記者鄭淳云新加坡報導】「二○一九年太平洋鄰里協會年會暨聯合會議」(2019 Pacific Neighborhood Consortium Annual Conference and Joint Meetings),十五至十八日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舉辦為期四天的議程。應《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最高學術顧問蘭卡斯特教授(Dr.Lewis Lancaster)之邀,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暨《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總召集人妙光法師、國際中心有在法師出席會議,並於十六日發表論文,分享在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念前導下,佛光山如何透過集體創作,尊重以人為本的訴求,致力推展佛典翻譯和數位化。 這次大會主題為「區域性與數位人文」,主張數位人文的應用發展,是借助數位科技來進行深入的人文研究,在發展科技與電腦的同時,不能忽略「人」的需求。會議針對各項網路最新技術,以論文發表、工作坊及研討會的形式進行。會議匯聚來自全球各地的研究學者、領域專家,進行資訊與技術交流,探索跨學科合作以及文化知識內容的發展。 科技為用 以人為本 妙光法師發表〈現代佛典譯場的建構與科技應用〉指出,《佛光大辭典》英譯團隊分布世界各地,透過科技網路平台連結,建構團隊的向心力,展現星雲大師集體創作的精神。他說,科技的運用,讓現代翻譯工作有別於傳統,過去全靠人的語言能力,現在可藉由電腦,將收集的海量資料加以分析與歸類,延伸發展出新的翻譯工具並架構系統,大幅提升翻譯的效率與品質。 有在法師分享〈佛典數位化的技術〉,說明佛典數位化近二十年來的演進與成果。他表示,從人工打字發展至現今的數位科技,佛教藏經除了圖文並茂、可以全文檢索外,更融入了數位人文概念,在編校佛典文字之餘,進一步收集整理所有相關的文獻、書籍與研究成果,有助於提供新視角,激勵研究者從現有素材挖掘新的研究議題與研究方法,拓展數位人文研究,為新世代創造運用佛教藏經的新可能性。 太平洋鄰里協會成立於一九九三年,旨在透過先進的網路技術,促進太平洋沿岸國家地區的資訊交換與流通,並協助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研究人員更便捷地使用數位圖書館、數位典藏及數位博物館的資源,支援其教學及研究。 前一篇文章 百人精進修持 探索禪之堂奧 下一篇文章 北所三皈依 收容人歡喜信受 熱門新聞 01佛大、南華校長 回山禮拜星雲大師 2025.09.0602【詩】追光者2025.09.0803【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2025.09.0704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5非漢語系協會創會法師 訪瑞典佛光山2025.09.0806巴西佛光人捐贈物資 慈善機構致謝2025.09.0607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⑲2025.09.0608新青安鬆綁 房市台中熱高雄冷2025.09.0709法院裁定 柯文哲7000萬、應曉薇3000萬元交保2025.09.0610紐約道場禪修課程 佛光人調整身心息2025.09.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親子協作競技 佛光童軍中區木頭車大賽佛光山甘露遍灑南監 啟蒙收容人孝親報恩東禪寺供僧 信眾護教行菩薩道嚮往佛光山 佛州橘郡郡長參訪佛館蔬食愛地球 南華寺佛青跑起來巴西佛光童軍露營 烹煮搭帳自己來